苏晴在太后的劝说下,又经过了几日几夜的深思熟虑,心中的天平渐渐开始倾斜。她回想起晋王在世时,两人共同为这江山社稷努力的点点滴滴,想起自己如今肩负的责任,以及那千千万万百姓期盼的眼神,终于,她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这日,苏晴再次来到朝堂之上,大臣们看到她,眼中都透着期待,他们都想知道苏晴最终会如何抉择。苏晴深吸一口气,神色庄重地说道:“诸位大人,本宫经过这段时日的思考,也承蒙太后娘娘的开导,深知这皇位承载的是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百姓们如此期盼,太后娘娘又如此支持,本宫若再推辞,便是辜负了大家的一片心意,也有负陛下的遗愿了。”

大臣们一听,顿时面露喜色,纷纷跪地高呼:“贵妃娘娘圣明,此乃我朝之福,百姓之福啊!”

苏晴接着说道:“只是本宫深知,这一路必定艰难险阻重重,女子登基,定会引来诸多争议,可本宫既然决定了,便会无所畏惧,定当竭尽全力,治理好国家,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不负大家的期望。”

随后,在众人的期盼与欢呼声中,苏晴开始着手筹备登基大典。整个朝廷上下都忙碌了起来,礼部的官员们精心设计着大典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庄重而盛大;工匠们忙着打造各种象征皇权的器具,务必使其精美绝伦;百姓们也都翘首以盼,期待着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后宫之中,原本那些还在为各自皇子争位而操心的妃嫔们,此刻也都放下了心思,她们知道,苏晴登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便纷纷开始准备着,想着日后该如何在这新的宫廷格局中生存下去。

而几位皇子,虽然心中满是失落与不甘,可也明白事已至此,无法改变,只能接受这个现实,期望着苏晴登基后,能善待他们,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

在众人齐心协力的筹备下,苏晴的登基大典终于如期而至,一场属于她的传奇,也即将在这历史的舞台上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日,天还未亮,京城就已经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百姓们身着新衣,早早地涌上街头,朝着皇宫的方向翘首以望,都想亲眼目睹苏晴登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皇宫之中更是一片忙碌景象,宫女太监们穿梭往来,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苏晴身着华丽的龙袍,那龙袍以金丝银线绣着栩栩如生的龙纹,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尽显尊贵威严。她头戴凤冠,凤冠上镶嵌着的宝石熠熠生辉,每一颗都仿佛在诉说着这一时刻的不凡。

吉时一到,登基大典正式开始。苏晴在一众宫女、太监和大臣们...

苏晴登基之后,深知后宫的安稳对于整个朝廷的稳定至关重要,便决定先着手整理后宫事宜。

她先是召集了后宫所有的妃嫔、宫女以及太监,在后宫的大殿之中举行了一场集会。苏晴端坐在上方,目光平和却透着威严,看着下方众人说道:“诸位,本宫如今承蒙上天眷顾,登上皇位,这后宫之中,以往的规矩也好,人情也罢,咱们都暂且放下。往后,本宫希望大家都能各司其职,和睦相处,莫要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妃嫔们纷纷恭敬地应道:“谨遵陛下旨意。”

苏晴接着说道:“本宫知晓,此前为了争位之事,后宫之中不乏勾心斗角之举,那些过往,本宫可以不再追究。但从今往后,若有谁再敢在后宫兴风作浪,扰乱后宫秩序,本宫绝不轻饶。”

随后,苏晴对后宫的各项事务进行了重新安排。她挑选了几位公正且能力出众的宫女,负责管理后宫的日常起居安排,从膳食供应到衣物采办,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格把控,确保不出差错。对于太监们,也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制,防止他们仗势欺人,中饱私囊。

在妃嫔的管理上,苏晴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让她们能有更多的时间修身养性,或是参与一些有益的宫廷活动,比如组织读书分享会、学习女红刺绣等,鼓励她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后宫氛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