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方便面已经泡好了。
"三分钟后,何盼递上面条给何雨柱。
"只需要开水冲泡就成,这个发明真是既新颖又便捷。
"作为厨师的何雨柱对比之下感到好奇和兴趣。
"呼……"
何雨柱尝试了一口,眼睛立刻放光。
"面质Q弹、味道协调得好,制作又如此简便,创造这面的人确实很有一手,真希望有一天能亲自见面了解一番。
"何雨柱赞道。
"爸爸,这样的方便面你是从哪里买到的?"
"是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买的,不过现在似乎已经卖完了。
"何盼答道。
方便面厂第七日营业之后,不再需要周晓白外出寻找客源,顾客们自行上门订货不断。
"雨生,目前单条生产线已难应付需求量,要不要我们也开启其余两线?"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周晓白建议到。
"嗯,你去做准备吧。
"何雨生点头同意了这个计划。
"哥哥,你真厉害!只是研发了一款方便面,市场反应竟然如此热烈。
"何雨水充满敬佩地说。
"这并非轻易所得。
方便面的研究,特别是生产线的研发,背后花费了不少努力。
"何雨生认真地解释道。
"即便如此也足以说明了不起之处,如此发展下去,我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得知具体情况后,负责财务管理的何雨水更是信心满满,对于收支情况她心里非常清楚。
一个月匆匆而逝,在这一个月里,方便面厂生意兴隆,三条生产线全开运作,仍然难以满足所有的订单需求。
"哥哥,这是我制作的本月财务报告。
"在方便面厂的办公室里,何雨水向何雨生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账目报告。
作为专业会计师,她制作的财务报表条理清晰,各项数据明确,一眼就能看清关键信息。
前月,便利面工厂总收入四十二万,总开支十八万,两者之差虽看似简单相减即可得出,但实际利润因前期预收了大量订金,还需进一步核减计算。
"哥哥,我精确核算后发现,每卖出一份方便面的净收益约为二分,如今全面开启三条生产线,‘九八零’型号的机器每天能产三十万袋,也就是说,每日净利润达六千元,一个月则有十八万元。
"
提到这些数字时,连何雨水自己都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
在这金钱观念相对保守的时期,一百元都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一个月盈利十八万元的意义可想而知。
"嗯。
"何雨生闻言后点了点头。
“二哥,你怎么看着一点也不兴奋?这可是一百八十万呀,可不是十八块钱。”
何雨水说。
“有什么值得兴奋的,这些对我们来说还是九牛一毛,等到真的放开政策的时候,我们有的是机会展现更大的抱负。”
何雨生回答。
“这是九牛一毛了?二哥,你知道你有多大的梦想吗?”
何雨水惊异地说,她从未见识过这么多钱,而何雨生却不以为意。
“既然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雨水,你也应该开阔视野,设定更高远的目标。”
何雨生说。
“二哥,我和你的胸怀可不一样大。”
何雨水轻轻叹气,自己的眼界在何雨生看来,似乎还不够宽广。
“晓白,现在几乎天天有人来下订单,三条产线已经有些跟不上需求了,是不是应该增加产量?”
周晓白问道。
“虽然政策比以前松了一些,但这样的行为仍然未得到官方认可,为了避开可能的麻烦,先暂时不要扩大生产规模。”
何雨生答道。
“嗯,听你的。”
周晓白回应,目前她对何雨生言听计从。
“再说你们这两个也挺拼命的了,还要继续增加产量,不会觉得太劳累?”
何雨生微笑着问道。
“劳累是有些,但是想到那些收益,我立马就不感觉累了。”
何雨水说,在大量的利润面前,这点辛劳不算什么。
这种 业者的生活真有意思,如果是为公家干活,即使再赚也归不了自己,哪有这样的动力?
“多注意休息,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可不能把自己拖垮了。”
何雨生再次强调。
“你说这话还有脸,这一个月可都是我和二嫂在拼命干,你呢,一天也没见个影。”
何雨水略带怨言地说。
“我现在还在轧钢厂兼职,每天都要去上班,实在抽不出更多时间。”
何雨生解释,他留任轧钢厂自有其考量,目前不宜离职。
“雨生,要不然叫大姐夫来帮忙?这样我们可以轻松点,大姐在家也是无事可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