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边缘,有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小木屋子。它就像一位垂暮的老人,孤独地伫立在那儿,见证着小镇的变迁。

屋子的外墙是深褐色的,那是岁月沉淀的颜色,木板上的纹理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屋顶的瓦片有些已经破碎,像缺了牙的嘴巴,在风中透着几分凄凉。

我第一次见到这座小木屋,是在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天。

那时我刚搬到小镇,在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写作。当我偶然路过这座木屋时,它那独特的沧桑感一下子吸引了我。

我向邻居打听,得知这屋子的主人已经去世多年,屋子便一直闲置着。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房东终于同意将木屋租给我,租金低得近乎象征性。

搬进去的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屋内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屋内弥漫着陈旧的气息,混合着木材的味道。

我简单打扫了一下,把自己的写作工具和生活用品安置好,便开始了在木屋里的生活。

起初,我很享受这里的宁静。每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把我唤醒,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灵感如泉涌,写作十分顺利。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冬天的到来,问题接踵而至。一天夜里,狂风呼啸,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

仔细一听,原来是屋顶的瓦片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掀翻。我起身查看,发现屋顶已经有几处开始漏风,寒风灌进来,冻得我瑟瑟发抖。

第二天,我决定爬上屋顶检查一下。我找来一架破旧的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站在屋顶上,我才发现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除了瓦片破碎,支撑屋顶的一些木梁也出现了腐朽的迹象。我知道,如果不尽快修理,这座木屋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