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班固《白虎通义》

封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表示帝王受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报告帝王的显赫政绩。

开创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盛打下基础的李世民,若不能封禅泰山,不仅是李世民本人的遗憾、更是华夏历史的遗憾!

……

张川柏从扬州往北去泰山,一路上非常兴奋,恨不得让小红变成飞马。

能够见证李世民封禅,可以吹三生三世!

我是金角大王,就跟银角吹!

在途中驿馆,他听说许多关于封禅大队伍的盛况。

圣驾从洛阳出发,跟随的文武官员仪仗队伍,绵延数百里。

东南西北诸藩属国的使节,带着随从扈从车驾来陪侍祭祀。

一个接一个的帐篷,弥漫原野。

驿馆里,有来往的官员议论:

“有个叫结骨的部落,自古以来与中原没有来往。此次也派了使节来贺。听闻该国的人长得很高大,红头发绿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红头发绿眼睛?那也不出奇。世上什么人都有。”

张川柏听得津津有味,一起议论“结骨人”是什么人种,离大唐有多远。

那么遥远的地方,都有使者来朝贡!

大唐真是太厉害了!

陛下威武!

“陛下接见各族使者,对近臣说:汉武帝穷尽武力三十多年,导致中原疲弊,所获得的功绩却很少,哪里像今日以恩德来招抚,让北方不毛之地的人都变成中原的编户呢?”

陛下和汉武帝比!

自认为比汉武帝强!

四方蛮夷向往大唐,自愿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不信你问……鸡林州都督金胜曼。

去年年底,金胜曼抵达长安,成为国子监的特招生。

鸡林州是大唐的一个州,金胜曼是朝廷命官。

大唐荣耀!

一道道消息砸到面前,让张川柏加快前行的步伐。

泰山,怎么就那么远呢?

……

封禅泰山,象征皇权的合法性和天命授予。

因此,去封禅的皇帝,通常会带着太子,告知上天,这是选定的下一任继承人。

张川柏抵达齐州时,赶上在此停留的圣驾,也见到东宫的同僚。

然后,在一系列好消息中得到一个坏消息。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马周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马周同时兼任太子左庶子,是东宫官员的顶头上司。

得知这个消息,张川柏愣了片刻,叹了一口气。

之前太子李治问自己,对消渴症有没有办法。

他没有办法。

神仙郎君,也有无可奈何的事。

同僚们见张川柏面露悲伤,安慰道:“马相公病了一两年,他的家人都想到会有这一日。”

向来健康的人猝然与世长辞,家人会难以接受。

缠绵病榻一两年,家人有心理准备。

皇帝和太子也有心理准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