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来到十月份的月底,商号的车队终于装货完毕。准备送往岢岚州城,然后销往整个山西。
这次的出货量很大,是为过年前做的最后一次准备。光骆驼就动用了二十头,还有十几辆驴车。不仅有成箱成箱的卷烟,还有许多这两个月刚做好的棉布。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卷烟市场新增了好几家商号。现在卷烟的销售额虽然仍有增长,但已经趋于平缓。
毕竟卷烟现在的目标客户主要还是少数的有钱人,广大的穷苦人民并没有,想要继续增长,只能寄托于明年开拓山西以外的市场。
卷烟在前世的市场当然庞大,但主要因为是工业化生产。在这个时代,并不能有太多的量产,再加上原料的限制,尚无法做到平民化普及。
虽然王少钧现在有很多地,但无法在山西种烟草,而且就算想种也种不活。
而棉布的市场却十分巨大,属于主要的日用品之一。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升斗小民,想要安稳过个冬天,都离不开棉布的保暖。其潜力当然要比卷烟要大得多。
其实在这个时代,棉纺已经十分普及,织业早已从手工向产业化发展,制丝和机织分化专业。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日织也能达到三匹。甚至有的熟练工若是日夜赶工,一天能织四到五匹。
但新式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带来的改良,让这一效率再度得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提高。
原本一个熟练工一个月可织布一百匹,但自从用了新式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后,一个月的织布量可达到六百匹以上。王少钧共召集了六十余位纺织工,每个月的产量可达将近四万匹。
当然,三万多匹布投入到市场上并不能掀起很大的波澜。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光松江一个地方,一年棉布的产量就有两千多万匹。
但由于效率的提升,导致人工成本少了许多,每匹布的成本也变得很低。这使得鸦头川墩生产出来的棉布极具价格上的竞争力。
不过王少钧并不想做搅局者,这种大批量的东西,他只需便宜几分银子,便会有大把大把的商家来跟自己合作。
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出货了,王少钧要确保能好好过个肥年。
装车完毕后,荀先生终于也要离开。这次要运送的这批货物,总价值至少在四万两白银左右,为此王少钧派出三甲队伍,由队正张小康亲自看护。沿途还有情报局的人来回照应传信,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临走之前,王少钧和金大海,还有工坊的主管许东和沈贯亲自前来送行。
荀先生和他们一一告别,最后来到女儿荀岚竹的面前。
这些天来,荀岚竹一直偷偷的央求父亲带她一起走,可一直得不到父亲的回应,此刻的心情灰败到了极点,看向父亲的眼神尽是冷漠。
荀先生也是心中难受,但他只能选择将女儿交给少东家看护。无论是对女儿的未来,还是对自己的事业,他相信这都是最优解。
虽然没有婚礼,但婚书都已经签了。
虽然女儿很冷漠,但荀先生心中仍然是十分心疼,轻声说道:“竹儿,为父走了啊。可能要到过年才回来,这段时间,你在墩堡好好的,没事不要乱出门。有事情就找少东家。我已经跟金总管说好了,想要什么书,就让他给你买。保德州城总能买得到。现在天气变冷了,你要多穿点衣服,反正墩堡里的棉衣有的是......”
他絮絮叨叨的说着,荀岚竹却不看父亲,紧咬着嘴唇,一直低着头,不过最后终于缓缓开口道:“爹,你在外面也要注意身体。”
听到女儿关心自己,荀先生显得十分开心,点头道:“爹知道了。”
他最后慈爱的看了女儿一眼,坐上驴车,朝王少钧招招手道:“少东家,我走啦,竹儿就托付给您了。”
“放心吧。”王少钧微笑着朝荀先生招招手道。
随着张小康的一声吆喝,车队很快便启程离去。
王少钧转过头来,看到荀岚竹带着丫鬟小翠兀自站在那里发呆,微风吹拂下,倒真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
讲道理,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操心墩堡的事情,已经是渴了好几个月了。
此刻看到这样一个美貌苗条的适龄女子,又是下了婚书的,倒真有些意马心猿起来,心想这大长腿若是穿上短裙,该有多迷人?
荀岚竹注意到王少钧的目光,忙低下头去,拽着丫鬟小翠离开。
王少钧快步走上前去,和她并排而行,又保持一定的距离,问道:“荀姑娘,这几天在墩堡,还习惯吗?似乎很少见你走出房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