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像极了伊犁草原,后者是大西洋水汽抵达的最后地方,而这里是太平洋水汽抵达的最后地方,虽然面积不大,却是青藏地最好的地方,也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千百年后,角厮罗部已经是妥妥的半牧半农的部落了,或许农业人口还多一些,对于这一点曾长期待在西海附近的伏骞岂有不知晓的?

他带兵进入洮州后最终还是没有沿着金人的驿道行走,而是与伏成等一起进入了羌人、吐蕃诸部的部落进入了积石州,然后让伏成的一万吐谷浑骑兵在这里大肆烧杀劫掠——不这样干,人家才没有动力呢。

不过,之前伏骞也对他谆谆告诫。

“成哥儿,这里是黄河谷地,农牧皆宜,若是遇到反抗的我自然不反对你将其覆灭,若是不反抗的就莫要多造杀孽了,若是你愿意,今后积石州一带就是所有吐谷浑部族的领地”

“这里四面皆山,黄河从中间通过,水源从来不缺,实乃大好的根基之地,吐蕃人喜欢蓄养农奴,你将其贵人阶层杀了就是了,那些农奴则可以留下来为你做事”

吐谷浑余部眼下除了草原地带之人,大部分也像吐蕃人一样成了半牧半农之人,对于农耕的好处伏成岂有不知的,听了便点点头,“骞哥儿,知道了,放心吧,我会听你的”

伏骞便将慕容落的两千部族骑兵也丢给他一起指挥,在他看来,积石州虽然还有些力量,但绝对不是伏成的对手,又想到一事。

“成哥儿,从积石州通往湟水谷地,只有一条通道,那就是元石山,为防兀毡得知这里的事情后派兵支援,不如让落哥儿的两千骑守住元石山,据我所知那里有一座以前大唐修建的石堡,也不知还在不在”

“我也要从那里通过,无论其在不在,会将其夺下来,落哥儿占住后就算兀毡想来也不可得了”

“你便可大大方方在积石州清剿”

进入积石州后,这里的部民显然不备,顿时一阵鸡飞狗跳,伏骞没有理会,留下伏成慢慢清剿,自己则沿着前往元石山山道的方向快速前进,没多久就来到了元石山石堡处。

这里果然有兀毡设置的军堡一座,不过其与白水关一比就差远了,伏骞没花费多大代价就攻下了此堡,然后让慕容落带领两千骑镇守,自己则快速向湟水谷地奔去。

进入谷地后,兀毡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许此时西海附近的大军已经牵制住了他,便径直往东,他的运气显然极好,没多久就碰上了一支大军!

此时,他身边有五千多骑,两千多细封颇超从罗卜城带来的精锐辽骑,两千多王喜的踏白军,总数接近六千,而对面同样是骑兵,人数高达八千!

来的自然是西夏国和南军司都统军费仙奴!

配合兀毡击败慕容归藏后,费仙奴也忐忑了一阵,不过一想到辽人在附近的兵马并不多,想要大举进攻也只能从最西边的沙州进行,就算是威名赫赫的律庆也不敢随意招惹一个大国吧,故此,费仙奴在经过了短暂的忐忑之后便释然了。

击败慕容归藏后他获得了大量的优质战马和银鞍都、黑云都的装备,自然是大喜过望,在那场战事里他的部队也损失不小,但根据与兀毡之前的协议,战后西夏国获得了邈川城,为了应付律庆可能的反击,他便从和南军司又抽调了五千骑,凑足了一万之数。

得知西边有敌踪出现后,萧佛奴着实吓了一跳,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只是些游牧于西海附近的部族骑兵,辽骑只是少数——尉迟详的吐蕃骑兵装束与阿柴部没什么区别,这才放下心来。

“看来辽人的正规骑兵所剩无几了,大部分都是纠集的部族骑兵,只要将他们彻底击败,没准辽人就会彻底退出西海!那样的话我西夏国便能获得几万牧户!”

于是,他只在邈川城留下两千步兵镇守,自己亲自带了八千精锐西夏骑兵西去支援。

八千骑兵中还有两千铁鹞子,按照他的想法,这八千骑足以清扫西海一带了,他绝对不会想到伏骞还能纠集迭部诸羌,并能从大金的领地里突然穿过来。

也是,虽然时下大金、大辽眉来眼去,但显然不至于允许对方大军从己方国土上通过。

他毕竟是和南军司的都统军,虽然了解湟水谷地,但显然并不了解黄河谷地的究竟。

平安驿,大唐沟通吐蕃的重要驿道,后世海东市平安区,走出积石山山道后便是此地,伏骞的大军刚刚离开平安驿没有多久便迎头碰上了费仙奴的大军!

当然了,作为律庆的军队,自然也提前派出了黑曜都,得知前面有一支大军来到时,伏骞心里显然笑开了花。

事后也释然了。

“西夏人绝对不会平白支援兀毡的,湟水谷地只有两座大城,青唐城不可能让出来,那就只能让出邈川城了”

费仙奴,党项八部之一费听氏后裔,西夏国历史上一度极重汉话,各部大酋也纷纷改成汉姓,比如拓跋氏改成李氏,细封氏改成封氏,往利氏改成王氏,费听氏改成费氏,等等,李元昊上台后又废除这一政策,恢复了以前的姓氏,但费听氏却将费姓一直保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