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他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沉思,眼神中闪烁着智慧和宽容。他接受了明昇的降表和其臣属的朝见,封明昇为归义侯,并赐给他冠带、衣服以及宅第。百官因此称赞,他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敬意和钦佩。

朱元璋又任命刘仁为应天府府尹,其余的故夏官员授职不等。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故夏官员的心,也为大明的统一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后王氏随明昇至应天府,被召入宫,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王皇后的消息了。她的面容上带着一丝忧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和无奈。她知道,这是她的命运。她将默默地在深宫中度过余生,但她的心中永远保留着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洪武五年(1372年)壬子正月乙丑,应天府的冬日依旧寒冷,但新年的气氛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丝温暖。明昇,这位年轻的前夏国皇帝,如今已是十八岁的青年,而陈理,曾经的陈友谅之子,也已二十二岁。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过去的怀念。

这时,有人向朱元璋告发他们“居常郁郁不乐,颇出怨言。”这些话语如同寒风中的刺,刺痛了朱元璋的心。他坐在龙椅上,面容沉着,眼神中闪烁着深思和决断。

朱元璋下诏说:“这些是小孩子的话,过错太小,不值得过问。但是我担心他们被小人迷乱蛊惑,不能保持始终。所以,适宜把他们迁徙到远方居住,那么祸乱就没有机会发生,他们的性命也可以始终保全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对这两个年轻人的关怀和保护。

正月十七日,朱元璋下令将明昇、陈理及其眷属远徙高丽(今朝鲜),并派故元枢密使延安答里带着他的诏书和赏赐给高丽王辛禑的纱罗文绮四十八匹,护送明昇和陈理以及他们的眷属共计二十七人到高丽。这一决定,既是对明昇和陈理的一种惩罚,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朱元璋在诏书中对如何安置明昇、陈理及其眷属,给高丽王辛禑作了明确的指示:“不让他们做军人,也不要他们做一般的百姓,给他们分配住房和奴婢以及守门人,优待他们。”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宽厚和仁慈,他希望这两个年轻人能在异国他乡找到新的归宿和安宁。

五月癸亥那天,明昇被送至高丽。高丽王辛禑奉朱元璋诏令,向他馈送了延安、白川两县的贡物,并且调拨了奴婢与门卫,叫他们在松都梨井里兴国寺北山下安居下来。这里山水秀丽,环境幽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好地方。

明昇站在新居的门前,望着远方的山水,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他知道,这里将是他的新起点,他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他的面容上带着一丝坚毅,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而陈理,他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淡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宁静。

明昇,这位曾经的夏国皇帝,他的道德品行纯正高雅,他的才华横溢,不仅懂得《孝经》《论语》,还擅长作诗写文章,精通棋艺。在高丽,他的才华得到了公卿们的钦佩和尊敬,他们被他的学识和气质所吸引,视他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