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大的时候,婆婆没来,公公来了,带了 6 只鸡,1000 块钱。生老二的时候,婆婆依然没有来,公公给了 200 块钱,6 只鸡,5 斤排骨,其他也没有了。
所以说当龚勇要求林悦生第三个的时候,两个人产生了分歧。
以前和睦的家庭,林悦从来不会大着嗓门争吵,但是因为龚勇一次一次说话伤人,大声吼叫,一旦不满足他的需求就大声吼叫,让林悦这个以前从来不大声说话的人也变成大吼大叫,同样都感觉自己快疯了一样。那个时候龚勇和林悦,曾经的那个时候,何尝不是龚勇家的父母的一个翻版。
林悦觉得自己从一个温温柔柔的小女生变成一个斗志昂扬的铁公鸡一样的,一天暴躁易怒,当一个泼妇。
当她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发现这样的原生家庭让她这个在那么好家庭环境长大的女人,那么有教养的女人,也变成了一个像斗鸡眼、小心眼的女人。
林悦能够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审查。
后面林悦主动收好了自己的心,不再为这个男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而激怒,反而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一样看着这个男人唱戏演戏,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
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个男人任何语言和眼神的输出都已经不能影响到林悦的情绪了。
这过后便是一种自我的修炼吧,林悦自己在寻找娱乐的方式,然后变得人格独立、经济独立。
最后残魂雪阳的融入,当她开始展现自我魅力的时候,不断地把经济从龚勇那里分裂出来,变成家里面的主要经济收入。
后面因为她的修行,因为她的空间,因为她的产出,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林悦,所有的福气是林悦带来的,所有的幸运也是林悦带来的,而龚勇只是一个捡现成的人。
林悦只是说孩子已经这么大了,重新换一个男人不一定会对自己的孩子有多好,至少来说龚勇是这几个孩子的爸,换没有必要,不换又觉得有点恶心。
所以说林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好自己的心,再也不为这个男人打开而已,不管经济好与不好,今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只是觉得该怎么做去保护好三个孩子而已。
所以说在这个后半生里,龚勇的角色一直是陪伴着林悦,林悦规划生活、带孩子成长,他只是一个陪同的角色。
包括后面他没有去上班,一直和林悦干着林悦安排的事情。
这些所有的家庭收入也好,事业也好,都是林悦在忙碌,而龚勇反而闲下来了。
闲下来干嘛呢?要么接送孩子上学,要么陪着林悦在院子里种花种草种果,要么在果园里忙碌。
从一个手上忙碌着工作的人,变成一个如陶渊明笔下的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云野鹤去生活,龚勇是很享受的。
老婆情绪很稳定,他曾经脾气暴躁,因为老婆的情绪稳定,所以家里面人的情绪都很稳定。
所以说现实当中,家里有一个情绪稳定的老婆是多么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带好三个娃。
至于男人,他说什么、做什么、干什么,看着就好,不说话、不搭言,更不要在他面前叽叽喳喳,安静地坐着就比较好了。
有时候小女生或者心里有这个男人的时候,可能做不到,但是呢,当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会发觉那个男人一无是处。
有这个男人和没这个男人有何区别吗?所以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父母曾经说过的话,选男人等于二次投胎,这句话不假。
但是自己的修养不够,跟不上男人的脚步,被别人称为黄脸婆也好,身材保养得不好也好,那是感觉自己没有以自己为中心,没有照顾好自己。
后面林悦学乖了,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了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了自私,学会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子,以自我为中心。
今天高兴,今天想吃什么,能满足一下自己,愉悦一下自己,讨自己开心一下。
而龚勇呢,因为他曾经的脾气暴躁,在他三个孩子的心目中可能存在一点问题。
比如说二女儿母亲节会送一份礼物,画了一幅画,说是全家福,居然没有爸爸。
妈妈问,父亲节送给爸爸的一幅画有爸爸吗?妈妈有,姐姐有,他依然没有。那爸爸又去哪呢?
林悦主动问了一下:“宝贝,你是说送给爸爸的?父亲节快乐的节日,你画了一张全家福,这全家福里面有爸爸吗?”二女儿大女儿笑笑不语。
林悦也不知道二女儿的心目中爸爸是什么样的形象,那时候二女儿已经 6 岁了,所以说其实孩子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之前有一段时间,林悦的心情也非常暴躁易怒。
一个好的父亲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应该是温暖、可靠且充满关爱的。
他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一起玩耍、读书,还是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他会以身作则,展现出诚实、善良、勇敢和负责任的品质,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勇敢面对,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他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去探索世界,同时又能在必要时提供正确的引导。
好的父亲还会与孩子的母亲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您觉得这样的父亲形象是不是您心中所想的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