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馍,又称大嘴布袋馍、口袋馍、袋袋馍,河南商丘特色小吃。不同于传统的饼夹菜,布袋馍的馍皮是蒸的,用小麦面粉蒸出布袋形状的馍馍,将各种时令蔬菜、肉串、豆制品等放入锅中油炸,捞出后菜刀切碎或者剪刀剪碎,拌匀酱料,盛到布袋馍里面。还可把菜疏肉类蒸熟,夹布袋馍里。
商丘布袋馍可以追溯到几代人以前,陇海铁路建成通车的时候,商贩挑担子去火车站卖杠子馍和炒菜,把炒菜夹到馍里,当时没有塑料袋或者纸袋,菜盛多了容易掉落出来,后来有人把馍做成布袋的形状,用来盛菜,这种做法便流传开来。
起初,商丘布袋馍只是在当地深受人们喜爱,但随着人员的流动,商丘布袋馍逐渐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成为了众多人舌尖上的新宠。
商丘,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大地之上。它不仅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古代众多王朝建都立业之所。
早在远古时期,燧人氏就在这片土地上率先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这一伟大创举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纪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而后,炎帝朱襄氏、颛顼以及帝喾等上古帝王也相继选择在此定都,使得商丘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商周三代更迭,商丘依旧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芒。夏朝时,这里是重要的活动区域;商朝则将其作为都城之一,留下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化瑰宝;周朝宋国也曾在此建都,延续着商丘的繁华与兴盛。到了汉朝和晋朝时期,梁国再次以商丘为都,进一步巩固了这座城市的地位。此后,两宋时期和金朝亦看中此地的战略要冲之位,纷纷设都于此。
悠久的历史沉淀赋予了商丘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内坐拥两处世界级文化遗产,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同时,商丘还享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的美誉,自古以来便是商业繁荣之地,孕育出无数商贾巨擘。此外,由于宋朝两位皇帝曾在此“潜龙”,故又有“两宋龙潜之地”的美称。
芒砀山,这座被赞誉为“汉兴之地”的名山,更是增添了商丘的传奇色彩。山上古迹众多,每一处遗迹都仿佛诉说着当年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英勇事迹。而东周华夏圣人文化圈、西汉梁园文学、北宋应天文学以及明清雪苑文学等一系列璀璨的文化成就皆诞生于商丘这片沃土,它们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商丘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散发的文化魅力。
商丘古城更是别具一格,它巧妙地融合了八卦城、水中城和城摞城三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形成了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城中街道纵横交错,古建筑鳞次栉比,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那个繁华热闹的年代。
商丘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着众多璀璨夺目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如同一串串闪耀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
其中,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更是名垂千古。成汤原本只是商部落的首领,居住在商地。当时,夏朝统治天下,商不过是其治下的一个小国罢了。然而,与昏庸无道、只知骄奢淫逸的夏桀不同,商汤心怀仁德,处处施行仁政。他关爱百姓,轻徭薄赋,使得民众安居乐业。正因如此,短短时间内便有四十多个小国纷纷归附于他。
反观那夏桀,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导致民心尽失,众叛亲离。最终,商汤顺应民意,历经十一次艰苦卓绝的出征,终于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一举击败夏桀,成功灭掉夏朝。随后,商汤在亳(即今日的商丘)定都建国,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商朝时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后世的考古发掘工作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位于郑州的商城遗址便是其中之一。那里有着坚固厚实的土夯城墙,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荣耀;此外,附近还有庄重肃穆的城隍庙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庙,供后人瞻仰游览,感受那段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令人惊喜的是,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座殷商贵族古墓重见天日。这座古墓中的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尤其是那副金光闪闪的金覆面,一经出土便震惊了海内外。它不仅展现了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更为研究殷商时期的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除了商汤之外,商丘还诞生了另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杜康。杜康乃是夏王相之子,因遭受寒浞的追捕迫害,无奈之下只得逃往河南省虞城县,并投靠有虞氏,担任起“庖正”一职。传说有一天,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存放在桑树洞中。谁也未曾料到,数日之后,这些剩饭竟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逐渐发酵酿成了香气扑鼻、口感醇厚的美酒。从此,杜康成为了酿酒业的始祖,他所创造的美酒佳酿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畅想曹孟德当年轻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那遥远的商朝末年,有三位仁人志士备受世人赞誉,他们便是微子、箕子和比干,三人合称“殷之三仁”。当时的商纣王荒淫残暴、昏庸无道,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微子作为纣王的亲兄长,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谏纣王改过自新,但纣王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眼见着国家日渐衰败,微子心急如焚,于是他赶忙找到自己的叔父太师箕子以及少师比干一同商议应对之策。
比干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当下局势危急,为了确保殷商王朝能够得以延续下去,不至于断了香火,应当让箕子和微子尽快逃离这是非之地。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由微子携带珍贵的祭器先行出逃。然而,箕子心中对于这片土地和祖宗基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实在不忍心就这样抛下一切离去。无奈之下,箕子只得佯装发疯,希望以此来躲避纣王的迫害。可惜事与愿违,箕子的计谋还是被识破了,最终他惨遭囚禁。
另一边,比干则选择了继续向纣王直言进谏。可谁知那纣王早已丧心病狂,对比干的忠言逆耳感到极为恼怒,竟然下令将比干剖腹挖心,一代忠臣就这样含冤而死,于封神榜上留名,称为文财神!
时光荏苒,转眼间武王率领大军攻灭了殷商。微子得知这个消息后,深知大势已去,为了保存殷商的一点血脉,他毅然决然地携带着祭器来到了武王的军营门前。只见微子脱去上衣,露出赤裸的上身,双手反绑在背后,满脸羞愧地跪地求告武王,请他高抬贵手,放过殷商的子民。
武王见微子如此识大体,又念及他往日里的贤名,便大度地释放了微子,并恢复了他原本的爵位。不仅如此,武王还分封纣子武庚禄父,赐予他丰厚的俸禄,让他得以继续祭祀殷商的祖先,同时派遣管叔和蔡叔前去辅佐武庚禄父,以防他生出异心。此外,武王对箕子也十分敬重,特意将他封为诸侯,派往朝鲜治理一方,并且不以臣子相待,给予了箕子极高的礼遇。至此,玄鸟生商的王朝被西周取代!
商丘还有被誉为烹饪鼻祖的伊尹。这位传奇人物,不仅在中国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中华烹饪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