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勉县定军山,是汉中地区西部的重要天然屏障与依托,属于巴山山系的一条支脉。它处于汉中盆地西南缘、汉水之南,呈东西走向,是蜀地的北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有“得定军山则定汉中”的说法。

定军山西侧有一条宽阔的峡谷,名曰走马谷,走马谷西侧的“旗杆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杨昂的五千人马三千驻守在旗杆山,另外两千分成四部,每部五百人,驻守在四周的山林。

魏延奉罗彦的命令,率领两万人马来到定军山前驻扎,没有立即发动攻击,因为魏延发现了定军山的险峻,强攻伤亡太大,即便拿下了定军山,之后如何平定张卫的叛乱。

此次魏延可谓格外小心,他作为这支两万人马的统帅,就必须对部下负责,而且也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定军山前,魏延亲自前往查看,了解周围情况。很快,魏延便发现了问题,如果,先攻打旗杆山,必然会遭到四周山林上驻扎叛军的袭击。所以,魏延决定先解决四周山林上的叛军,如此不仅能保护自己人不受袭击,还能阻断张卫派来援兵。

说干就干,魏延召集了部下四个军师马,让他们各率领两千中护军分别袭击四周山林。

翌日,魏延亲率大军来到走马谷,不过,并没有强攻旗杆山,而是列阵挑战,吸引杨昂以及四周山林上敌军的注意力。

就在叛军放松对四周观察时,四周山林同时遭到偷袭,一时间喊杀声响彻整个定军山,尽管叛军占据地利,但中护军悍不畏死,不断发动攻击,大战至天黑,杨昂丢了四周山林,只能归宿在旗杆山上。

魏延虽说攻下了四周山林,但想要攻取旗杆山还是不容易。

翌日清晨,晨曦初破,魏延一身重甲,手持大刀,屹立于中护军阵前,神情冷峻,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高耸的旗杆山。山巅之上,军旗猎猎作响,杨昂率领的叛军早已严阵以待,凭借着险要地势和坚固工事,妄图负隅顽抗。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进攻的号角骤然响起,震彻山谷。中护军的将士们齐声呐喊,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旗杆山猛冲而去。他们步伐坚定,士气高昂,眼中燃烧着必胜的信念。

然而,当他们靠近旗杆山时,却被眼前的景象阻挡了脚步。大量的防卫工事鹿角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山前,如同一片钢铁荆棘,将上山的道路死死封住。这些鹿角削尖的木桩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相互交错,形成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

魏延见状,眉头紧皱,但他毫不退缩,大声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将士们,莫要畏惧!这些障碍阻挡不了吾等的脚步,为了胜利,冲啊!”在他的激励下,中护军再次发起冲锋,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唐刀,试图砍断鹿角,开辟出一条道路。

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中护军前赴后继,有的被鹿角划伤,鲜血直流;有的则被敌军的箭矢射中,倒在血泊之中。但他们毫不畏惧,依旧奋勇向前。

杨昂站在山上,看着山下的进攻,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他指挥着叛军,不断地向山下射箭、投掷石块,给进攻的中护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一时间,山坡上躺满了中护军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