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印双手捧着竹箫,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今日老衲和大师傅为陛下、皇后娘娘和各位善士合奏一首。愿此曲能如清风拂面,抚慰人心。”
须臾之间,空灵静美的音乐悠悠响起。
箫之声,低沉婉转,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沧桑与人生的感悟;笛之音,清脆悦耳,灵动活泼,似在描绘天地的美妙与生命的活力。
萧笛合奏,禅韵悠悠,那美妙的旋律如同潺潺流水,缓缓流淌在众人的心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禅院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一曲既终,下面寂静无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众人沉浸在余音袅袅的禅韵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几息之后,音乐再次响起,还是同样的旋律,只是这次是泉印的箫声独奏。
泉印微微闭着双眼,神情专注,仿佛与手中的竹箫融为一体。箫声在空气中飘荡,宛如一缕青烟,缓缓上升,渐渐消散。
杨真真面带微笑,眼眸中闪烁着宁静祥和,微微启唇,缓缓唱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她的声音清澈纯净,忽而好似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忽而如同春风拂面,温暖着每个人的身体;须臾又似秋雨润物,滋润着每个人的灵魂。
杨真真反复唱了三遍。
在她的歌声中,人们看到了四季的更替,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好像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界,忘却了一切烦忧。
皇帝盯着他的大师傅,直到大师傅唱毕,对着大众合十行礼。
皇帝微微垂下眼眸,神色黯然。
自己贵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但在出尘脱俗的大师傅面前,却显得那样渺小卑微。
大师傅的圣洁与高尚,让他自惭形秽,他明白,这样的大师傅,他是高攀不上的。
江尚书也紧紧盯着大师傅,心中荡过惊涛骇浪,这一刻,他终于坚信了,大师傅不是人,她就是来渡大众的菩萨,他为自己对大师傅的小心思感到惭愧。
休之和尚走到杨真真和泉印面前,深鞠一躬,轻声道:“妙曲妙词,妙趣天成,可否传与贫僧?”
泉印看向杨真真。
杨真真灿然一笑:“佛法无边,能渡尽渡。贫尼也是从别处拿来的,休之大和尚喜欢,拿去就是。”
这首“春有百花秋有月”是南宋禅僧慧开师傅创作的一首偈诗,大业架空,且在南宋前面,故人皆不曾闻。
泉印法师宣布:“今日法会,至此完结。”
掌声雷动中,再次亲自主法,引磬声声,僧众诵经讽咒,殊胜庄严,法喜充满。
众人不肯离去,念着法号,怀着已经成佛的满足或正在成佛的期待,目送三位大师走下神台。
只有了无大师心情沉重,他眉头紧锁,他觉得大师傅讲的每个故事,包括这首看似淡泊却意境深远的禅曲,都在指向离去。
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话语,都如同沉重的石块,压在他的心头。
他觉得就连这场浩大的法会,都像是一场送别。
自从发现了无大师一瞬的不自然后,江大人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大师傅和了无,看到会场一片欢声之中,了无那格格不入的表情,他的心情很是沉重。
了无大师这是看出了什么?
难道大师傅会遇到什么不幸?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如同野草般在心中疯狂生长,他的心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他紧紧地盯着大师傅和了无大师,试图从他们的神情中找到一丝线索。
但毫无任何指引。
……
杨真真开完法会,一身轻松,高高兴兴去送陈家回城。浑然不知身后的了无大师和江大人已经为她悬够了心。
回到禅房,她就提出要在觉罗寺住一夜,原因是江大人想和休之和尚手谈一局。
皇帝看大师傅要住下,就说自己也觉舟车劳顿,想休息一夜再走。
皇帝此言一出,众人自然不敢有异议。
于是,一众人等都留了下来。
晚膳后是自由活动,皇后由宫女陪着,在大殿礼佛,皇上带着众大臣一起上山观景。
杨真真、了无大师和休之和尚也去了山上。
一群高官化身文人墨客,就在山顶对着觉罗寺指点江山,炫起了诗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