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们家现在就养红袜子一个读书都觉得负担重。”王琼英听见秦华琼说到子女读书的事,也不禁有所触动。不过想到宋芙蓉的成绩,就又好言安慰秦华琼说:“不过二妹成绩好,过两年她高中毕业了上了大学,你们家就又不一样了。”
秦华琼听见王琼英夸自己二女的成绩,也不由挺直了脊背,嘴角噙笑地说:“那倒也是。他们班主任说只要照这个势头下去,二女子考一所本科院校是没有丁点问题的。”
“妈——”站在一旁还在等自己亲妈吩咐接下来要做的事的宋芙蓉,在听见秦华琼这样毫不避讳地夸赞时,一时不由感到一阵尴尬。
而一旁旁观着一切的宋樾,却是在他妈说到二姐“高考”“大学”时,心里一阵恍惚。
他记得,两年后二姐的高考以三分之差与大学惜别。
当时他妈是坚持要二姐复读一年的,但是因为自从全家搬到城里后,一家人就总会听见他爸唠叨家里没钱,于是二姐在经过一番挣扎后,最终选择了去酒厂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
也正是二姐的这个选择,所以才使得她在几年后潦草地选择了粗鄙的二姐夫组建了家庭,也才有了她一辈子不尴不尬的日子。
这一世,自己说什么都不能允许二姐放弃读大学!
想到上一辈子二姐才三十多岁就半百的头发,宋樾在心里暗暗发誓。
“好,不说这些了。”秦华琼见自家二女不好意思了,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让她得意的话题。转而吩咐宋芙蓉和宋樾说:“二女子,你去看看老三在干啥子?让她去喊个人这半天都没回来。还有樾娃子,你也不要矗在这了。你先去慢慢搬些柴火放到牛圈屋里,等下你飞哥和你琼英嫂子也会跟着一起搬。”
宋芙蓉和宋樾两人听了秦华琼的吩咐,也不磨蹭,都各干各的事去了。
留在屋檐下门廊里的秦华琼便又开始对王琼英说起了她的安排:“家里的这些农具我肯定是不可能卖的。你也晓得我们家还留了一亩自留地。等到了季节,我还会回来种谷子和小麦。”
“虽说有了城市户口国家会给发粮票,但是那点口粮也干不了啥。还得家里种点补贴着才行。”
“虽然那架全金属的打谷机和铁铧犁都卖了,不过家里还有半木头的旧家伙在,到时也能用得上。”
“这些东西我都会锁在厦子屋里,你们需要用就自己拿。”
“另外就是我堆在猪圈屋里的那些柴草,这些都给你们。还有自留地田埂上的树,对面油房山上我们家那块坡上的树,你们家都可以去剔枝丫,一并与坡上的柴火都归你家。另外就是我们屋后面的那片竹林,今后你们家有需要也可以自己去砍。”
“另外就是我家这房子。过两个月天就多雨了,到时你让飞娃子下雨时来我家看看,要是发现有哪里漏雨,天气放晴你就让他帮忙给上房顶去把破了的瓦片给换一下。替换的新瓦就在牛圈屋外面这一间的墙角堆着。”
王琼英听着秦华琼的一番交代下来,虽说没有特别值钱的东西相送,可这个没有沼气没有电饭锅的年代,一家人烧柴做饭的柴火虽说不上紧张,但是从树上剔下来的树枝,和山上生长的灌木,却都是质量很好的柴火。如今能够平白得了这么多,王琼英还是感到很高兴的。
“好,幺妈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帮你把家里照看好的。”
?——?说明:
1、算盘,川渝部分地区乡村里形容小心思的。
2、厦子屋,川渝部分地区乡村里对四合院的厢房的叫法。
3、瓦片,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农村的房子都是用一种土窑烧制的弧形陶片盖房子顶,颜色为灰黑色。
4、晓得,川话“知道”的意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