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质与精神同样重要的年代,这样的一封信件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无数奋斗者的前行之路。

对于在工厂辛勤工作的职工而言,收到一封表扬信,无疑是对其付出的极大肯定。

这不仅意味着个人荣誉的加冕,更可能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他们打开升职加薪的大门,从而改写个人乃至家庭的命运轨迹。

而对于在部队服役的江云深来说,表扬信的分量更是非同小可。

在军队这种特殊的集体中,荣誉与表彰是衡量一个军人价值的重要标尺。

一封来自上级或群众的表扬信,不仅是对江云深英勇行为的高度赞扬,更是对其军事素养、道德品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肯定。

这样的荣誉,无疑将为他未来的职业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晋升提拔还是立功受奖,都将因此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认可。

但这一切,对于身处偏远农场、投身农业劳作的池雨微来说,表扬信的作用似乎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这个以土地为根、以汗水为墨的广阔天地,农场的工作环境与工厂、部队截然不同。

在这里,个人的努力与成就不是通过一封简单的表扬信就能得到充分的回报。

池雨微深知这一点,当她面对被救孩子母亲的感激之情时,谦逊地表示:“这位同志,我就不用了,我是下乡知青,在农场工作。江教官你要不要留个地址?”

她虽然觉得自己在农场的工作性质使得表扬信的意义不大,但出于尊重,她并没有替江云深做主。

江云深同样以军人的身份婉拒了被救孩子母亲的感谢:“是啊,同志,我是一名军人,救人是我应尽的义务,不用特别感谢。”

语气坚定且真诚,展现出一名军人的担当与风骨。

“那不行,你们就告诉我地址吧,救人这么大的事,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口头感谢,我会觉得心里有愧。要是你们实在不愿意留下地址,那就接下这些钱,当做我们一家的谢意。”

但被救孩子的母亲坚持要表达自己的感谢,她现在身处船上,身边并无他物可赠,只能以钱相谢。

但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江云深和池雨微的原则。

江云深更是严词拒绝:“不,这位同志,做为军人不收群众一分一厘,你要是给了,就是在逼我犯错误。”

最终,双方的一番推让之后,江云深和池雨微无奈之下只能留下各自地址。

被救孩子的母亲再三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但江云深则在心中暗自懊恼,他好不容易找到的机会再次消失无踪,那句藏在心底的话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口。

----

宝子们,感谢你们的支持!一路有你们陪着,我才有动力一直写下去。

新的一年,祝我们暴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