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花灼熄了灯,在黑暗中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盯着房顶发呆。
果不其然,一刻钟后,门外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极轻。
片刻后,那些脚步声停了下来,他听到窗户纸被戳破的声音。
接下来就是一阵幽香缓缓的飘了进来。
花灼起身走到早已被他打开的后窗边,从袖口滚落出一粒豆大的药丸,捏碎后往屋内一撒。
飞身跳出了窗外顺便关上了窗。
他轻功极好,整个动作没有一点声响。
门外一行人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收起了放迷烟的竹筒后推开了门。
七八个彪形大汉从门外鱼贯而入。
做贼心虚,为了不让人发现屋内的动静,最后一个进屋的人顺手将门合上了。
又过了一刻钟,花灼从正门推门而入。
就见屋里横七竖八的躺着七八个彪形大汉。
他点燃了蜡烛环顾了一圈,走向了那个被叫老大的人,在那人身上搜了一圈,找到了几张银票和一封书信。
他面无表情的将这些东西塞进了袖袋中,出门牵出奔驰,跨上马背消失在黑夜中。
次日下午,陶夭夭便出现在了养心殿。
皇帝看着手里的信气得青筋直跳。
陶夭夭说:“他在信中并没有说明刺客是谁的人,想来所搜集到的证据不足以指证凶手。”
皇帝愤然:“除了皇后还会有谁?她早就知道花灼的身份,几月前便是她派魏威多次想要刺杀花灼,结果却自食其果。”
陶夭夭若有所思:“可是魏威已经死了,魏家现在除了魏国舅一个荫官,其他人都不成气候,而且她已经被禁足过一次,
想来她也一定明白她一旦这么做,皇上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她,臣女认为是她的可能性不大。”
皇帝转念一想,也认同的点了点头:“那依你看,会是谁?”
陶夭夭道:“事关重大,臣女不敢妄加揣测,不过整个京城,知道花灼身份的人本就不多,而在这些人当中,
花灼的存在妨碍了谁?皇上不妨好好想想。”
皇帝的眼神定定的望着一处,忽然转头:“来人,去宣皇后。”
陶夭夭起身:“那臣女就先行告退了,若是再有来信,臣女再来禀报。”
皇帝抬手:“不,你不用走,朕还要与你商议如何回信,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状况,一次出手没有得逞,他们肯定还会有下一次。”
陶夭夭只得又坐了下去:“是。”
皇帝继续说:“知道他是朕的孩子,也知道他此次收复顺州立了功,所以就有人坐不住了。”
陶夭夭抿了抿唇:“他是只身一人先行离开的,若是跟着世子和柳大人一行人同行,或许那些人会有所顾虑,不敢轻易动手。”
“知道他的身份还敢动手,他们连朕都没有顾忌,还会顾忌其它吗?”
“皇上的意思是?”
皇帝垂眸片刻后说:“该来的迟早要来,朕稍后会加急送信去往西南,命柳重山尽快跟上他,再从大内派出一队人去接应。”
陶夭夭点头:“等到花灼回来,拿到证据或者抓到证人,一查一审便知。”
皇后确实精神不济,因为于她来说,这几个月的变化不可谓不翻天覆地。
尤其萧山齐完全脱离了她的掌控,他本来已经答应了她由她为他指一门亲事的。
可是就在今日上午,鬼使神差的,他进宫来,推翻了上回的那番说辞,又像是中了邪一样无论如何也要娶李将军的小女李小妹。
皇后被他气得一个头两个大,愁得都快在王妃面前哭了出来。
得了皇帝的召见,本打算梳妆一番,一听太监说是有急事,又不得不紧跟着就出了永安宫的门。
但是依然担心自己憔悴不堪的样子会惹得皇上厌弃,不停的用询问的眼神看向王妃。
回头对上王妃鼓励的目光,才用手扶了扶发髻簪花,转了身。
来到养心殿,推开门就看到了坐在一旁的北宁县主。
陶夭夭立马起身行礼:“臣女拜见皇后娘娘。”
皇后顿了顿才道:“北宁县主免礼,臣妾拜见皇上。”
皇帝轻描淡写的说:“免礼,坐下说吧。”
皇后坐下后又抬手揉了一把有些紧绷的脸颊:“皇上这么急着宣臣妾过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皇帝合上手里的奏本看向她:“皇后,花灼的身份,你可有告知过其他人?”
皇后一听花灼这个名字,立马面露慌张,一看到对面坐着陶夭夭,又不好表现的太过明显。
毕竟自己是一国之母,在一个臣女面前国母的姿态还是要有的。
皇后回答的有些吞吐:“臣妾......臣妾,曾将此事告知过秦妃......再没其他人了。”
一边说还不忘一边抬眼看皇帝的反应,毕竟她之前是因为花灼被禁足了。
皇帝身子朝前倾了倾:“那你告诉朕,为何将此事告知秦妃啊?”
“这?”
她告诉秦妃是为了拉拢秦妃一起对付花灼。
“这......臣妾......”
如果说谎的话一定会被皇帝一眼看穿的,实话又不敢说。
皇后急得头上浮起了一层薄汗。
皇帝看着她的样子有些不耐道:“如实说,朕,不追究你的责任。”
皇后立马抬起头看着他:“皇上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
“那臣妾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还望皇上在动怒的时候,不要牵连到齐儿,要罚就罚臣妾一人便是。”
皇帝点点头:“北宁县主做证。”
于是皇后便毫无保留的将当初找秦妃合伙想要除掉花灼的事情和盘托出了。
看着皇帝半天没做声,皇后忐忑的看着他道:“皇上,是您让臣妾如实说的。”
“朕知道了,你回宫去吧,有王妃的陪伴,你现在可感觉好些?”
“啊?”皇后立马反应过来:“是的皇上,王妃从来都善解人意,最是懂我,有她在,我这两日好多了。”
皇帝点头:“那就好,既然王妃于你的病有好处,你多留她些时日,回吧。”
皇后起身点头:“是,臣妾告退。”
陶夭夭也起身:“恭送皇后娘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