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傻瓜晚餐的事情,江离最终还是没有对威廉提起。
但她却想到了一个最适合的倾听者——非晚。
她们是在第二赛季认识的。
那时,江离还是个普通的萌新玩家,而非晚已经是州里小有名气的管理,温和冷静,处事理智,像是州里的黏合剂,把原本不相熟的人团结在一起。
她从未主动介入过江离的情绪,却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她一个安静的出口。
非晚一直知道她和威廉的故事。
从最初的“对顶级玩家的仰望”,到后来她鼓起勇气走近他,从遥不可及的名字变成偶尔会回复她几条消息的朋友,甚至在游戏里每周六的陪伴……
整个过程,非晚全程见证,但始终不做评价,不说对错,更不会劝她收手或继续,只是耐心地听着她的倾诉,偶尔轻轻地“嗯”一声,或回上一句“然后呢?”
她的温柔,不是安慰,而是倾听。
而更重要的是,非晚已经退游了。
她在第三赛季末离开了游戏,不再参与游戏事务,也不再和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朋友们保持太多联系。
她的世界,从游戏回归到现实,变得更加辽阔,也更加清明。
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让她成为一个最合适的听众。
既了解江离的心思,却又站在一个足够客观的位置,不会因为游戏里的关系网而有任何偏颇,也不会对江离的情感做过多解读。
这样的状态,反而让江离在她面前有了完全的叙述自由。
虽然江离在非晚面前始终都感觉自由,但他们的对话早已不再围绕游戏打转。
她们聊旅行、聊书、聊美食,甚至会讨论想要网购的东西,但很少再谈游戏里的事和人。
这种默契的转变,像是一道无形的防护网,把曾经共同经历过的游戏世界小心地折叠起来,放进记忆的角落,不主动翻阅。
所以,当江离想要倾诉时,反倒犹豫了。
她想找个人说说话,可又不想打扰非晚——她的朋友那么温柔,从不拒绝倾听,可江离不愿让自己的情绪成为对方的负担。
那天晚上,她点开了微信对话框,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了许久,最终敲下了一句话:
“我最近看到一个活动,叫‘傻瓜的晚餐’,你一定想不到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发完后,她靠在椅背上,看着对话框里的文字,唇角浮起一丝自嘲的笑。
没等对方回复,她又补充了一条信息——
“我有一个朋友,她好像喜欢上了她游戏里的好友。她心里很清楚,这是一场单恋,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爱慕着他。你说,她是不是个傻瓜?”
信息发出去的瞬间,江离的心跳快了一拍。
“这样的傻瓜,去参加‘傻瓜的晚餐’,是不是有希望拿奖?”
她努力让语气变得轻松,仿佛只是在说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非晚,你觉得她应该继续犯傻,去强求吗?”
消息发出后,江离盯着屏幕,指尖在桌面上不自觉地敲了敲。
她知道,非晚一定能看穿她的伪装。
从她打出“我有一个朋友”那几个字开始,她们心里都清楚,那个“朋友”就是江离自己,而那个让她变成“傻瓜”的人,是威廉。
只是,非晚向来懂得如何拿捏分寸,她不会戳破江离的伪装,也不会用“时间是最好的解答者”这类话来宽慰她。
她从不劝她放手,也不鼓励她继续,而是会顺着她的问题,认真思考,然后给出最真诚的回答。
果然,几秒后,非晚的回复弹了出来——
“这个傻瓜的朋友,她爱慕的那个人,知道她的心意吗?”
江离盯着屏幕,看着这行字,沉默了几秒。
非晚的话像是一滴水落入平静的湖面,漾起一圈圈涟漪。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感情是一场无声的独角戏,她以为威廉是毫不知情的局外人,她以为自己站在一条永远不会有回应的单行道上。
可现在,非晚的这句话却让她开始思考——
真的是这样吗?
江离握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摩挲,脑海中回放着那些不算特别的细节——
她想起威廉的态度,他对她既不远离,也不更近,像是维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他不会主动找她聊天,但每次她发消息,他都会准时出现,安静地听完,偶尔还会随口评论几句,哪怕话不多,也让人觉得他确实听进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