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的其他物资也很多,鼓国大部分的钱财都到了木耒的手里,粗略估计价值有好几百万之多。为了运送财货,还从元氏等城邑征来了几百辆马车。
获得的马牛羊也很多,仅仅是熏马肉一项,就够北伐军吃多半年的。牛被木耒带走了,羊则是分给了新纳入的子民,令他放羊给封地提供羊毛。
物资好处理,人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想将其全部融合进来,至少要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此战也让新国的领土,东扩到了黄河以东的地方,即令一世界衡水的西部。
在春季天气稍暖的时候,季姬带着他的母亲和百余名随从,也去了那大泽之畔。
本来木耒怕她们日子过得不好,还准备给他一些钱财的。
令他没想到的是,季姬的100多人竟然带了30多辆大车的财货,木耒也只能呵呵一笑。
在公历的三月,北伐军陆续的向南撤了,只留下白驷还在那个卫所里,他稍晚几天回去。这卫所将来交给白驷的得力干将,帛缕的儿子续畅。
现在木耒的军队里面,任职的多是蚕馆的人,以及一起跟随他来封地的人,这都是他自己的人,用起来比较放心。
其实这样的情况,翟让也感觉到了,木耒不让他参与重要的攻城及作战,这些全都交给颊戎、白驷、祀纨和绘绮去做。
木耒令翟让带兵前去助战,有三个原因,一个是看重他的骑兵,二是因为自己老师的原因,不能将他们太疏远,三是木耒的兵是真的不够用的,翟让去了能凑数壮声势,关键时刻也能用的上。
他和翟让保持距离的原因,因为他是旧贵族,包括元氏也是,木耒甚至都没有让元氏出过兵。他真的怕旧贵族势力做大,以外戚的身份影响自己。
木耒军队中培养的主要干部,都是跟随他一起来到封地的那批人,就连章腊的大儿子,在骑兵中也没有得到重用,至今仍只是一位卒长。
在回程的路途中,木耒顺便去昌城看了看,他们渡过了黄河,来到了昌城(今辛集、深州和冀州交界处)。
昌城的城墙很特别,其实算不得城墙,只能说是一圈高三四米的土坡而已。土坡上面长满了槐树、酸枣树、红柳、榆树杨树等,树木密不透风,人也根本钻不进去。
昌城中的人告诉木耒,此城在大禹时期便有了,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
昌城的历史木耒倒不关注,他主要是来看船的。所谓的船坊很让他失望,根本没有他想象的船坞之类的东西。
工匠们在河边的地上直接造船,在看了他们造的船之后,木耒也很失望,只能是称为船,没有其他的优点了。
他们的工具也很落后,只有青铜斧子和青铜刀,效率可想而知。
木耒心中想道:我需将这些人培养一下,升级一下工具,再并入一些新国的工匠,然后就能造一些大船新船了吧。
就在木耒准备返回封地的时候,传令使也给送来了消息,说是前往齐鲁的商队出了一些问题,想让木耒回去,赶紧商量对策。
木耒没有停歇,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一到封地,蹇叔和寒汲将商队的事情说了一遍。
事情是这样的,往来齐鲁的商队共有20余支,每队约60到100人,现在有六支商队失去了联系,或者说是消失了。
据多方打探,有三支商队应该是被长狄给劫了去。还有三支商队,应该是被齐国给扣下了。在得到这些消息之后,寒汲立刻叫停了前往齐鲁的贸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