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磺胺药物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青霉素给替代,也没啥好经验可积累的,就干脆直接跳过算了。

而这个雷银就不一样,这可是兵工厂最核心的东西,要一步一步来才行,而我们也有时间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成长。

随着一个中年技术人员,小心地把两管化学试剂倒在一起,静待着缓慢反应,接着就把反应好的雷化银倒入一根细胶管中放水慢慢冲洗,最终得出来的东西放在纸板上进行干燥。

干燥完毕以后,就把获得的物质小心地放置在纸雷管中,接着密封起来,就做成为引爆炸药的雷管。

(这些步骤资料很少,很多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得出来的,大概意思差不多,大家切莫当真!)

整个过程大概花了三个小时,直到雷管被加工出来以后,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见何主任兴奋地说道:“总顾问,看来你真是一个福星啊,刚刚你随意提点了几句注意事项,没想到我们竟然成了,真是太好了。”

听到新式雷管被研发出来,在场的所有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都欢呼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进行了七次实验,七次都失败了,大量材料损失不说,还有一名技术员因为在合成过程中发生意外,丢掉了一条胳膊,要不是附近的人抢救及时,估计连命都得搭进去。

军工研发,尤其是炸药的研发就是这样的残酷,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安全事故,这是无法避免的。

孔昊刚刚则是用系统扫描了一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这才让测试顺利进行,否则,后面的每一步想要成功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代价才能摸索出来。

这次测试的时候,一旁起码有十多个技术人员,用纸和笔记录着操作者每一步的动作,每一次加入试剂的用量,包括玻璃杯倾泻的角度,水流的速度等等。

这也是孔昊专门在《实验数据记录规范》这份文件中专门要求的,每一项数据都要详细地记录,成功和失败的都要记录清楚,为今后的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各研究室都反应良好,可以说每隔几天就有突破性的进展,很多新发明,新技术都被快速的研究出来,并且还会马上生产出试验样品,华夏的工业基础也在被一点点夯实,将来总有一天会进行科技大爆发。

接下来,就是对新式雷管进行引爆测试,这一块我们运用的比较多,最终我们这种新式雷管与传统水银做的雷管效果差不多。

也直到这一刻,我们才攻克了这个难关,接下来就是爆产能就行了。

比如我们一线作战部队最喜欢使用的手榴弹,以前受限于水银汞的供应,兵工厂手榴弹的产量大概为一个月六万颗,现在雷管这一块已经得到解决。

而且兵工厂还提前研发出了专门用来做手榴弹弹体的铸件工厂,虽然弄出来的产品性能一般,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胜在价格便宜,而且还能大规模生产,最适合手榴弹,掷弹筒榴弹和迫击炮炮弹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武器生产。

现在雷管,炸药和弹体材料都完美解决了,重要的零件加工的机床设备也不缺,接下来就是爆产能了,孔昊预计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手榴弹的产能提升到月产二十五万颗,也够部队使用一段时间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