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道:“小婿确实不能用看待正常官老爷的标准来看待,可是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总是正常的官老爷吧?”

“就算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也不算,户部的官老爷们总该算了吧?”

“让木匠去研究经济肯定不行,但是让研究钱粮的官老爷们去研究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小婿这里就只提几个参考标准。”

“比如说一个县的总生产值,就是把一个县所有的土地、工坊、商铺什么的全都算上,把他们现有的数据做个统计。”

“第二年的时候再做个统计,看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以宁阳县为例子,假如宁阳县在洪武三年的生产总值是一千万贯,洪武四年时的生产总值是一千五百万贯,那就说明是在增长,大体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变成了八百万贯,那就说明出了问题,把洪武四年的数据和洪武三年的数据做一个详细对比,看看是哪一项出了问题,再让人专门去核对,这问题不就出来了?”

“再比如说一个县的道路里程,这玩意儿增长是正常,持平也不稀奇,但是出现倒退就绝对有问题。”

朱皇帝嗯了一声,追问道:“那官老爷和士绅呢?”

“这么说吧,这些人有脑子,有想法,有手腕,唯独就是没良心。”

“如果让这些人发现搞工坊能赚到钱,能让他们升官,他们就会玩了命的去侵占土地搞工坊。”

“到时候不还是百姓遭罪?”

瞧瞧,本官就说他是个放牛娃出身的乞丐赘婿吧?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

“耕地红线嘛。”

杨少峰笑眯眯的说道:“假设一个县有一万人,要十五万亩土地才能养活这些人,那这个县起码得预留出十五万亩的土地做为耕作用地,不允许挪为他用。”

“大明律里划出来的红线,踩了这条红线就掉脑袋。”

“官老爷们是贪,不是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有些省适合搞工坊一类的玩意儿,有些省适合种地。”

“一个县的红线不太好划,整个朝廷根据现有的丁口数量决定耕作用地红线,再根据各个省的不同而决定每个省的红线,各个省再根据实际情况去决定各个州县的红线。”

“得罪地方官老爷们的是各个布政使乃至各个知府老爷,甚至知县老爷也有可能去得罪各个村社,但是最后的成果却可以归朝廷和全体百姓所有。”

归全体百姓所有,就等于是归咱这个大明皇帝所有。

这个路子倒也靠谱。

就是苦了善长兄和青田先生他们了。

朱皇帝默默的心疼李善长和刘伯温两秒,随后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给咱写封奏本,咱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特意补充了一句:“另外,咱打算把这个事儿交给韩国公和诚意伯去操持,最后再让周敬心来负责最后的审订。”

什么玩意儿?

一听到周敬心这个名字,杨少峰的心里就老大不痛快。

他娘的,宁阳县里原本就没什么好人,宁阳县的县学里就更是没一个好东西。

以周敬心为首的那些宁阳县生员一个个的不做人,遇到搞不定的问题就给本官写信,最后吃苦受累掉头发的不还得是本官?

不对,十分里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朱重八这个老登其实就是个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唯一的手段就是狠狠的砸下去,这老登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居然能想到利用周敬心他们来利用本官?

莫不是背后有马皇后指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