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水将各项谋划和盘托出,与在座的文武重臣反复研判讨论,于是乎各类阳谋、阴谋便被纷至沓来,打算在建奴身上好好尝试一番。

朱慈炯听着众人的奇思妙想,暗暗抹了一把冷汗,大明的文化人思路一旦被打开,凶残程度丝毫不输建奴。

当然了,众人商议的重点,则是竭尽所能的保护城内数百万百姓平安,布置了数个计划和数路人马加以应对。

众人至晚方散,各自赶回所负责的作战区域,纷纷调动部队安排人手,为将来一段时日的作战做好准备。

公元1664年,康熙五年,一月四日始,明军在外城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等处,以猛烈的炮火猛烈轰击,令清兵伤亡惨重,城内人心愈发混乱。

明军其他各处,亦同步有所行动,或是整夜鼓噪恐吓敌军,或是依仗火炮射程强于清军,不断以炮火骚扰轰击。

城外种种攻城动作,令建奴高层觉得这是明军不顾一切攻城的前兆,色厉内荏的他们不敢再坚持先前条件。

康亲王杰书领着议和队伍,再度匆忙惶恐的出了北京城,赶往杨三水所在帅帐,试图再度议和。

杨三水这次没有掩饰,淡然对着建奴众人,语气冰冷的抛出三句话:

“没有谈判议和之说,尔等建奴只能无条件投降,大明一贯讲究仁德,或可饶恕尔等性命。”

“如果要战,或者妄图以城中百姓性命威胁大明,那绝对是痴心妄想,吾等必将尔等亡族灭种,祸首全家全族亦将凌迟处死。”

“是投降还是死战,尽皆由尔等自选,滚回去商议吧。来人,将他们叉出去!”

杰书领着一众大臣,连滚带爬的被赶出帅帐,狼狈不堪的逃窜回去皇宫,继续进行绝望的商议。

他们一行的遭遇,很快被北京城中的有心人广为传播,顿时令更多的“有心人”急眼、焦躁了起来。

北京城可只有这么一座,如果老孝庄、小皇帝和各旗旗主领先一步,把城池给献了上去,那自己还出卖什么?

这些“有心人”急眼之后,便心急火燎的串联一番后,便加紧通过特殊渠道联络了城外明军,要赶在建奴投降前采取行动。

他们效率极高,到了第二日夜间子时前后,北京城外城的各处城门尽皆被人打开,绿营兵们纷纷化身“带路党”,又带着明军去攻打内城各门。

内门也不用费力攻打了,正阳门、朝阳门和德胜门也被人悄然打开,领着明军围杀内城各处八旗兵。

建奴八旗绝望之下,妄图决死一战,结果却远远出乎预料,建奴认为是满蒙一家绝对依赖的蒙古人,却突然暴起,配合明军给了建奴致命一击。

反而是一贯备受防范的汉八旗旗人们,死心塌地的死忠于建奴,为了保卫皇城拼死抵抗明军的狂暴攻击。

局势略微僵持之时,本就混乱的大战再添巨大变故,正蓝旗以及各旗中不少自认不是建奴的,亦突然倒戈相向,彻底将建奴和铁杆汉奸送去了绝境。

黄敬在宫内苦熬多年,和他心中所认定的朱三太子谋划已久,发誓要实现反清复明的伟大理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