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懂、不会就让懂的、会的去做吧。
石淑贤家成为工作阶级后,开始吃供应粮(每人每月定量供应),每月就那么点细粮(大米、白面),除了给最小的孩子,刚断奶时熬米粥喝、逢年过节全家包顿饺子吃外,全部进了她父亲的嘴里。
就是包饺子,也是大家一起吃一顿,剩下的还是要留给父亲。
对于这样的安排,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看到的就是这样。在所有孩子的心里,这再正常不过了。这样的事情在石淑贤与石淑青的眼里也是最应该的。
每次看到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时,她们总是第一时间,把做给父亲吃的食物,先摆在父亲的面前。
石淑贤的母亲是个持家有方的人,家里的孩子多,工作的人少,工资肯定是不够花的。孩子们的衣服难免要带着补丁,她总会把补丁补得尽量好看一些,有了补丁的衣服,依然要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板板正正。
干净,在她母亲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下,成了她家人必须的生活方式。另外家务活也要干什么都要象模象样,干出来的活也必须要好才行。
做人坦率真诚,谦和有礼,是她们的父亲,传给她们的优秀品质。
她父亲常和她们说的话是:“做人宁让身受苦,不能让脸受热。”意思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做让人背后指脊梁骨的事,更不能做让自己感到脸红的事。
好的家训,好的生活方式,全部传给了他家所有的女儿,在他们的儿子身上体现的并不多,这是后话。
石淑贤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她母亲生孩子,也一直在继续着。
在石淑贤十九时,她妈又生了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出生,更没有人拿她当回事了。连户口都没有着急去报,原因是石淑贤在卫校学习比较忙。周日她休息时,人家办户口的地方也休息。她爸工作忙,她妈不认字,不知道去哪,也不知道怎么报户口。
这个孩子就在没有名字的情况下成长着,哥姐们平时都叫她小不点。
家里姐姐哥哥都一太邦了,带她到是没费什么事。大家都当她是个玩具一样,这个抱会,那个背会的。
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到了二岁。
石淑贤从卫校毕业后,刚到市医院实习有半年的时间,一天她母亲悄悄来医院找她,她母亲不敢冒然进去,也不知道她在哪个科室,只好向别人打听。
石淑贤是一个漂亮、勤快、会说话的好姑娘,医院里认识她的人对她印象都很好。
被她母亲问到的那个人,一听说是找石淑贤,就要带着她母亲进去。她母亲忙摆手不进去,请人家告诉石淑贤,她在外面等着就行,还是让石淑贤出来吧。
那个人进了医院故意去找了石淑贤,告诉她外面有人找。她很好奇地从医院走出来,她想不到是谁,会来医院找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