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一道二里地的山梁,坡度变缓,是一个山洼洼,路旁是小溪在流淌,水流清澈见底,水深不到膝盖,曲曲折折的流着。

除了赵铁柱大家都把车子丢在路旁来到了小溪畔,小溪里石头遍布,每个大石头底下都有一个小水洼,里面的小鱼有三四厘米长,在水里自由的游动,无忧无虑。

于洋姥姥家的小溪只有到夏季才会有水,而且水里也没有鱼,看到这些十分的兴奋。

于洋、刘翔宇和王胡杨都卷起裤子,脱下鞋子,跑到河里去抓鱼。

小溪里的鱼平常没有天敌,都傻傻的,水很浅,很容易被捉到,三个人捉到鱼后,兴高采烈地放到岸边的小鱼池里,接着继续去抓。

小溪里石头遍布,很硌脚,河水很凉,大家抓了很多鱼,觉得太简单了,就失去了开始的热情,从河里慢慢的走出来。

鱼太小了,不能吃,大家又把它们放回水里。

刘翔宇抓鱼上了瘾,拉着赵铁柱问“柱子,哪里有大鱼啊,咱们去抓几条大鱼晚上炖着吃”

赵铁柱脸色略微沉重“哥几个,我们很少抓这里的鱼,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于洋沉吟一下“鱼太小了,没法吃”

“没错,你们知道为什么鱼长不大吗?”赵铁柱继续问

“水太凉了?”王胡杨反问道

“那只是一方面”,赵铁柱转过身指着山谷说“哥几个都看到了吧,每到夏天下雨就发大水,水顺着山谷留下,河里的鱼就被冲走了,所以他们永远都长不大”

他声音有点低沉“就像我们这个山洼洼的人,夏天下大雨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去上学,恐怕被水冲走了”

众人听了心里不由的很沉重。

赵玉柱宽慰道:“我有点夸大其词影响哥几个的心情了,这些小鱼也很奇怪,也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的,大水过后,慢慢的又会出现”。

少年的心,像不羁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于洋四人又顺着小溪骑行了两三里就到了东沟门村。

赵铁柱的家位于山洼洼的一个小坝子上,大概有二十多户,每家房子都修在高处。

这里的人大都在山间修梯田,梯田上种植玉米。

勤劳的人民在山腰下,山涧水能去得到的地方,开了些小片种植水稻,这里的水稻日照时间短,成长期要比外面的水稻长。

赵铁柱的家在一个山坡上,他们家的坡下的前院就是朱幼琳家,于洋不由得猜测柱子嘴里的二婶是不是朱幼琳的妈妈?

推着自行车,四个人爬了一个缓坡就来到了赵铁柱家。

赵铁柱家的院墙是石头垒的,根本就没有大门,进了院就看见三间瓦房,瓦是灰色的小瓦,房子的墙都是石头和黄土构成。

院墙外面是羊圈和猪圈,羊粪味弥漫着,院里面是一个玉米架,玉米架旁是驴棚,两头毛驴正在悠然的吃草。

赵铁柱的妈妈迎了出来,穿着粗布衣服,头发凌乱,脸上手上都是灰。

几个人迎了上去纷纷问好,赵铁柱的妈妈拘谨的回着。

进到屋里是两个灶台,灶台都是黄土做的。

赵铁柱带大家来到西屋,西屋有一铺炕,炕前的柜上堆满了书。

赵铁柱一直是心直口快的,到家里却有些畏怯,对着于洋他们说“哥几个,家里条件就这样,大家包涵一下”

大家知道赵铁柱家里一般,虽有心里准备,却没想到是这么艰苦,对他在学校里勤俭节约瞬间理解了。

于洋浑不在意的往炕上一躺“累了,休息一会”

其他两个也有样学样的躺在炕上。

没过多久,赵铁柱妈妈就招呼大家去吃饭了。

众人来到东屋,桌子上摆了三个菜,一个摊鸡蛋,鸡蛋焦黄焦黄的,一看就是农家土鸡蛋。

还有个土豆丝和青椒肉丝。

于洋接过赵铁柱递过来的饭,先吃了一口,接着就去夹鸡蛋,鸡蛋吃在嘴里一股土腥子的味道,引起了他的强烈不适,他没法控制的轻呕了一下,吃到嘴里的鸡蛋掉在地上。

赵铁柱正在背身盛饭,没有看到这一幕,刘翔宇看到后悄悄地把鸡蛋踩在了脚下。

于洋感激的看了刘翔宇一眼,努力的调整着自己,把自己碗里的饭吃了个一干二净,平时他都吃两碗,今天吃一碗就饱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