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泰山郡,官署之中。
木地板被踩得“咚咚”作响,诸葛珪焦虑不安地负手在书房踱步,经过门口,踟蹰了一会儿,又唉地作叹,顿足转身。
诸葛玄站在他的身后,也“唉”的一声叹出口气。
继而,他特地查看过门窗,确保附近无人后,这才开口说。
“果不其然,亮儿算的精准无误。”
“这段时间…大量外地人入住这泰山郡,整个泰山城也被秘密封锁,还有兵器、辎重,源源不断地送入其中,这些…若非我们提前部署,如何知晓?看来,这郡守张举是铁了心要与那张纯一道叛乱!这已经是板上钉钉…无法转圜…”
诸葛玄的语气颇为沉重。
诸葛珪却是始终凝着眉,有那么一瞬间,他很庆幸,得亏他是提前知晓,否则…一郡太守真要隐瞒这些,他一个郡丞,如何洞悉?
甚而,若真的拖延到造反的日子。
到时候,若不选择同流合污,那几乎是十死无生的局。
现在想想,诸葛珪都颇为后怕,不敢想象,若儿子没有算到,那此间的凶险后果…根本无法想象。
“咳…”
轻咳一声,将思绪收回。
诸葛珪语气愈发深重,“我已经暗中将这贼子谋逆的证据收集,且修书一封发往京都,八俊之一的宗室刘表刘景升与我们诸葛家有旧,又在宫中执掌禁军,想来会想方设法将这密件递给天家…到时候,自会有官兵的驰援,只不过…”
说到这里,他有些犹豫,像是拿不定主意,“这一来一回,迁延时日,若到时候官兵抵达,这张纯却离开泰山郡,即便是捉到了张举,反倒是打草惊蛇,如此不单单功劳少了一多半,怕是更会引起那张纯的报复,徒增凶险…可若是趁着他们尚未离开就动手,现在来看,我们的部曲…怕是不够…”
就在这纠结犹豫的话…从诸葛珪口中吟出之际。
“兵力其实刚刚好——”
说出这话的不是诸葛玄,而是方才赶到的诸葛亮。
华佗跟在他的身后,诸葛亮却已是快步上前,只见他从怀中将一封布绢展开,却是这泰山郡的舆图。
他一边指着舆图一边说,“父亲是可以调动梁父县兵马的,父亲大人曾任梁父县县尉,掌管一县之兵马十数年,料想…只要将逆贼谋逆的证据拿出,那边的兵马是会配合父亲的行动!讨贼立功!”
“除此之外,我还制定了多套预案…”
因为是急速思考,诸葛亮来不及去刻意掩饰,他那几十年用兵的纯熟与气场…
甚至,不知不觉间…竟是顺手将父亲诸葛珪的佩剑抽出在那舆图上画着,动作之熟练自然,让诸葛玄…乃至于华佗都滴下冷汗。
——『亮儿?何时修的兵法?韬略?』
诸葛珪则是不禁怔住了一般。
诸葛亮的话则还在继续。
“你们看,逆贼藏匿的兵马、辎重可以在泰山之中,可家眷与粮草却必定是在城内…”
诸葛亮毫无察觉地继续道:“泰山共计三条出口,其中有一条年久失修,无法通行,能下山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小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百十兵马足以驻守,另一条则是大道,但周遭布满密林…只需用火,便可轻易逼退叛贼!”
他的话丝毫没有半分停顿,熟练到让人胆战,让人心惊。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需挡住几次逆贼出山的攻势,之后他们的士气势必消沉,军心也会开始涣散。”
“父亲大人别忘了,除了随时会驰援而来的官兵外,这些逆贼的家眷还在郡中,还在父亲你的手上啊…敌在暗,我们在明,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
…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