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心中满是无奈,懊恼自己平日里心思不够细腻,竟未能察觉范闲与范若若之间暗藏的情愫。

只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是无计可施。

然而,陈萍萍却是比他想的更多。

在他前来见范建之前,所想的不过是按照范闲的托付,设法将范建父女送出城去。

上次劫狱已经让庆帝对自己起了疑心,因此这次行动必须格外谨慎,事成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引起庆帝的猜忌。

却不料,事情竟然会变得如此复杂,反倒让他对送范建父女出城一事犹豫不决。

一方面,他与范建相交多年,自然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老友陷入绝境;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权衡整个局势的利弊得失,将范闲的安危与未来放在首位。

范闲并无称帝之心,更加没有认祖归宗的心思,甚至在离开京都之前,还入了范家的族谱,彻底成了范家的儿子。

这一举动不仅表明了立场,更是注定了他未来只能走孤臣、权臣的路子。

倘若他真的与范若若之间产生了超越兄妹的情感,那必将为世人所不容,引得天下人的非议与唾骂,以后在难在朝中立足,甚至连庆帝也会因此对他心生不满。

那么陈萍萍多年以来为范闲精心谋划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付诸东流。

太子和长公主二人就是因私情而被贬,前车之鉴尚在眼前,由不得陈萍萍不慎重。

想到此处,陈萍萍眼神微微一闪,稍作沉吟后,缓缓开口道:“我可以送你们父女离开京都,但在那之前,我还需要确认若若的真实想法。”

范建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我一个做父亲的,怎么好意思问女儿这种事?”

无论范建和陈萍萍曾经和叶轻眉关系有多好,甚至为了她可以付出生命。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终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即便见识过如叶轻眉那般才华横溢、足以压尽天下须眉的女子,他们依然难以摆脱封建观念的影响,会下意识的否认女人的地位和能力。

就像现在,他们仅仅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便认定范若若与李弘成的婚事是一段天作之合的良缘。

他们凭借自己的猜测,甚至都没有当面问过范闲,就武断地认为范闲对范若若怀有超越兄妹的情感。

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还另一种可能。

那就是范若若自己不想嫁,而范闲只是想要帮她摆脱这桩婚事,仅此而已。

可是他们却都没有想到。

因为在他们接受的教育里面中,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的意见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重视。

关乎女人一生幸福的婚事,在他们眼中,只需父兄一句话便可决定,根本无需考虑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而如果这桩婚事还能与皇帝扯上关系,那就更是被视为天赐良缘。

因此,在他们的认知里,范若若绝不可能拒绝这门亲事。

就连作为范若若的亲爹范建,知道范若若即将嫁给李弘成之后,也从没有问一句范若若愿不愿意,只是兀自松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