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很简单,可事情怕具体,那天周老板也就是这么一说,从哪里入手,要弄多少钱?利息多少?期限怎么设定?合同怎么拟定?哪些人参与管理?投用的方向由谁定?谁是最后的决策者?等等,他们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丁主任还是觉得要把周道广找来请教一下,也就是几问几答,这草台班子就成立了:1、要弄多少钱?就是发债规模,他们比照秦妙斋的预算,扩大4倍,暂定5万元,他们觉得是肯定用不完的,此时周道广提出,如果发债的钱不能充分使用,就要浪费支付的利息,可是同时又提醒,这个发债不能今天发一点,明天发一点,要有长远打算,所以最后商议的是:从挖鱼塘这件事上来讲,秦妙斋要的价格太高,农场自己干是用不完这么多钱的,再就是有了钱以后,还可以再扩大别的项目,200亩鱼塘干完了,可以再挖100亩,也不是不可以,就初定5万元吧;2、利息,还是周道广建议的,他们老家那里都是比存在钱庄的利息稍高,否则没有吸引力,短时间内完成不了发债,暂定年化6%吧,这个丁主任知道城里的行情;3、期限,他们也按将来的租金收益,决定按年付息,5年还本,他们觉得还是有把握的;4、合同的事交给李会计,他去找城里钱庄的合同参考参考,照虎画猫;5、参与管理的肯定是丁和赵;后面就是难题了,也就是使用权是谁,谁来最后拍板?他们商议了一下,还是丁主任把持大局,他毕竟在农场好几年了。

四少爷心里想,这个格局好,弄好弄坏是主任的责任,那是责无旁贷的,如果我和他意见有分歧,我可是找股东们来评判,不怕他不听。

丁务源提议的、赵四少爷赞成的沿江鱼塘开挖计划就这样上马了,四少爷动作更快,他立马就安排李会计请人设计,叫寿生准备组织工人,寿生他们都迷惑钱从哪儿来,赵传仑胸有成竹地说:“钱的事情能搞定,只是现在得拿出施工计划,看看需要多少钱;然后李会计啊,你不仅弄好发债,还得紧跟着就贴出告示,对想来包鱼塘的人预售部分定金,嗯,就按承包费的一半吧,我看这鱼塘会很抢手的。”

丁主任认为赵传仑目前做的还算的案头工作,也就没有说什么,哪知道赵传仑两天后就把施工合同给签了,价钱上虽说没有什么出入,他对农场的经营还是负责任的,可丁主任心里还是不高兴了。

赵传仑心里想,我做事是没有私字的,也是按照你丁主任指示方向来的,再说我们商量的是你把持大局,细节就不一定找你了一样一样地问了。

这些话是李会计和周道广两头传传的,都说透了,也就没有疙瘩了,丁主任也表现的很大度,还特地叫李会计把施工老板都起来,与四少爷小聚一次,大家都和气生财。

席间,丁主任才认识到这高老板还真的不一般,不仅有钱,还很低调,当他得知农场因为这个事还要发债,他说:“还费那个事干嘛,我给你们搞定。”

桌上的丁主任很迷茫,四少爷虽不知底细,却感觉怪给自己撑场面的,就问他:“高总,请说说还有什么好办法。”

高总慢慢地说:“不就是挖200亩鱼塘嘛,这工程算倒了是多少钱,你们是知道的,我都帮你们给干了不就完了,也不催你们要钱,你们再弄个协议,挖好的鱼塘由我使用,给我算点利息,用多少年,用完了,鱼塘原封不动给你们农场,这合不合适?”

他们一听:哎呀,这不是捷径吗?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大费周章地去弄发债?

丁务源甚至在心里想,那秦妙斋仗势欺人来挖鱼塘开出的条件就是太黑了,他那明显是一套“白手拿鱼”的把戏,早知道这样,我们早早请这高老板把沿江的鱼塘都挖好了,让他们再没有机会自己挖,我们就省心多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