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杏坐在灶膛下,边烧火边开口问:“娘,我这回来的一路上,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怎么感觉那么不真实呢?咱家二嫂啥时候变这么厉害了。
四郎说青峰镇好几条新街,那么多高大商铺,都是二嫂出银子盖的?
而且我看村里也有些人家,包括大哥家都盖上青砖大房了,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大家怎会挣到这老些银子呢?
还有进入山泉村前,如果不是跟四郎五郎一起,我差点都以为走错路、进错村子了呢?以前村口成片成片,茂密比人还高的荒地,咱就全变成上等地呢?那些地种的真叫一个整齐呀!”
李氏蹲在地上,给刚杀的鸡退毛,笑着给女儿解惑:“你说的这些变化啊!全是靠着你二嫂。今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家家户户都饿着肚子,为口粮发愁。
你二嫂可是冒着大风险,进深山挖到不少好药材,卖出去挣不少银子,然后就买地盖新房,开始做起买卖,支起的摊子越来越大,养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又带领村民们种下新粮,不仅结识了贵人,还被皇家俩次封赏,现在可是七品乡君呢?不县丞大人官都要大。
这么大的喜讯,原本以为你们会听到消息,盼着能回娘家看看呢?谁知今日才回来?
顾氏可不是一般人喔!胆子大眼界也看的远,心胸开阔脑袋又灵光,把你十个外甥养的可好了,就是嫁进我们老陈家委屈了。”
“我要知道有这好事,肯定早跑回娘家了,我们住在深山的山坳里,本来居住的人分散又少,一年半载都不出来一次,哪会听到这些消息呀!”
李氏重重的叹口气:“也怪我和你爹没用,当初就不该答应媒人,把你嫁的那么远,想串门走趟亲戚,路上就要俩三日。如果没有熟人带来,都找不到家门在哪个方向?”
陈杏抹着眼泪,强挤着笑脸:“娘,现在说这些干嘛呀!孩子都生养这么大了。”
李氏这半年来,也变的比以前果断多了。手上用力跺着鸡块,开口道:“杏,你听娘的话,回去跟女婿商量商量,要不要搬出山坳,回山泉村安个家。
明年你三嫂和小嫂家,都要重新加盖青砖瓦房,到时候娘去跟村长那,再买一块地基,咱们都住到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最主要是你们来山泉村,有大把大把的做工机会,男人女人甚至半大小子,都能接到活干,比在镇上招工都多。只要肯吃苦卖力,一个月轻松的挣个几百文!如果全家都能出工呢?月入二三两银子不在话下的。
咱们村那些先盖上新房的,还不都是因为家里,人口多、出工多、挣的多,攒下银子才能盖上新房吗?”
说到这月钱了,李氏突然停下手中的刀,弯腰悄悄的跟女儿说:“你知道娘这把年纪了,每个月能挣多少银子吗?”
陈杏抬头看到娘,笑眯眯的伸出一根手指。“别人是600文一月,我跟你爹每月一两银子,俩人月钱加一起,就能拿到二两银子。
虽然咱不像老二媳妇,那么会做生意挣到大银子,但是这样踏踏实实的,凭着双手挣到的月钱,娘是真的很满足的。
不管怎么说吧!这也是娘活这大岁数,挣到最多的银钱了。”
陈杏手捂着嘴巴,眼睛瞪大大的。像她们这样的普通村民,一年下来挣二十多两银子,就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了。
坐在厨房门口摘菜的三丫,也忍不住张大嘴巴。感觉姥姥舅舅舅母家,比自家富裕太多太多了。
陈杏听到娘的建议,是狠狠的心动了。论到干活她比娘力气还大呢!
“也不知道二嫂愿不愿意我来干活,娘说二嫂现在是乡君了,我怎么还没见到人,就开始先怵得慌呢?”
“今个呀咱们在家吃饭,明儿娘带你去二嫂家坐坐,咱们找你二嫂合计合计,听听我这建议好不好?”李氏已经习惯了,在大事情上找儿媳妇把关。
“行,那我听娘的。”陈杏像做姑娘时一样,依靠着娘亲撒娇。
有了王管家送来的食材,李氏做了四菜一汤,招待女婿一家五口,每人面前摆着,冒尖的大白米饭,炕桌上有红烧的鸡块,有五花肉炖酸菜,有海带肉沫汤等
女婿忙跟丈人推拒,这可怎么好意思呀!来一趟让爹娘这样破费。外孙外孙女们,闻着香喷喷的饭菜,眼睛根本就挪不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