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西南面。

泗沘城。

百济王宫。

扶余昌一脸惧色,内心忐忑不安。

这老小子。

做百济王32年了。

时下六十岁,和高阳成年纪相当。

他之所以慌得一逼。

是因为百济以前进贡的对象是陈朝。

如今大树倒了,焉有不慌之理!

百济在半岛三国中,实力最弱。

一直以来,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曾经。

百济和新罗是联盟关系,共同抗衡北方野心勃勃的高句丽。

都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双方在分配战果时。

百济言而无信,出兵霸占了属于新罗的六郡之地。

两国因此反目,发生大战!

百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胃口不小,却是三脚猫的实力。

不仅没保住霸占之地,反而丢了不少国土。

当时扶余昌的老爹是百济王,遣使倭国,提出结盟,一同对付新罗。

倭国打着南朝宋封赐的“安东大将军”旗号,早就尝试过染指半岛地区。

曾经和以“牟韩”部落为首的伽耶国交好,在其境内弄了块地,设立任那府。

相当于一个办事处。

却被后世倭人臆想成倭国统治过半岛南部的历史依据。

倭国想要以此为跳板,进而把半岛收入囊中。

他们的野心不是后世才有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露端倪。

由此可知。

大和倭人表面恭顺,内心卑劣,畏威而不怀德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

后来。

伽耶国被新罗吞并,倭国的任那府也随之终结。

此后,倭人一直寻求重返半岛,介入三国事务。

百济的结盟意向正中倭国的下怀,双方一拍即合。

两国王室还结了亲。

倭王当即派兵帮助百济攻打新罗。

当时还是世子的扶余昌亲自领兵出战。

不但收回了失地,还攻占了新罗的函山城。

百济王大喜。

加上思念儿子,便亲自驾临前线慰劳。

那时的新罗王是金白净的祖父金深麦夫,得讯率军奇袭,取百济王首级。

王上被斩首,百济军心大乱。

扶余昌和倭国所率联军大败,率残部仓皇逃回国都泗沘城。

国恨家仇,双方从此陷入你死我亡的无解局面。

扶余昌登上王位后。

一方面加强与倭国的联盟。

同时对陈朝的进贡也更勤了。

宇文衍亲政后。

他于天元元年派使者入京朝贺。

不提称臣纳贡之事,却想多面吃好,打得一手好算盘。

小皇帝根本没把百济放眼里,

不称藩再好不过了,免得想动手时还得找个理由。

扶余昌怎么也不会想到,南朝政权会被大周摧枯拉朽般给灭了。

对于百济这种小国,站错了队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坏的可能便是亡国灭种。

“都说说吧,百济以后该当如何自处?”

扶余昌可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狠角色。

身居王位数十年,颇有几分上位者的威严。

“王上,臣以为我朝应尽快派出使者,向大周称臣纳贡,附为藩属。”

“臣附议!”

“百济国小势微,不宜与大周交恶,臣也附议。”

……

百济官员倒是比高句丽的一些大臣脑子要清醒许多。

知道不论头有多铁,碰上统一的中原王朝,那也是鸡蛋碰石头,毫无胜算之理。

“早在周武帝灭齐后,老臣谏言应弃陈朝而贡大周。”

“我朝迟迟未决,如今陈亡才转而攀附,朝廷能否接受百济尚未可知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