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运来,木匠们就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用麻绳将两个细一点的木头绑在一起,然后又将一个木头放在绑好的叉上,两个木匠就用魔斗将一个木头分成三寸的厚度,然后用大锯进行分解。

没有木匠活的和不会木匠活的则是将两根粗壮的木头下面稍微砍的尖了,有人用绳索拉着有人下到水里,还有几个人游到了对岸,然后将这个木头立在了河中心,因为水的浮力大,两岸的人用毛竹帮忙才将木头立了起来,然后就有那麻溜的佃农上到木头顶上,脚下踩着麻绳,腰里捆着麻绳绑到柱子上,接着就是用木椎往下砸,虽然收效甚微,但是次数多了,柱子也在慢慢的下降,更何况,一个累了,就换另一个。

等河里的两根立柱下降到再也砸不下去的时候,木匠们做的木托也做好了,又是经过一番生拉硬拽的操作,终于是将木托放到了两根立柱上,接下来就是铺上三寸厚的木板了,虽然当时丁兴说的是将木头分两半放上去,但是木工师父觉得这三分的木板已经很结实了,只是要多打几个点撑就行。

一百个人干活,建一座小木桥还是轻轻松松的,到午饭的时候,一条木桥就立在了这条小河上,丁兴觉得这是民福商行帮助百姓修的桥,就命名为民福桥。

等佃农们将木桥的点撑都打好之后,丁兴走上去试了试,非常的结实,牢固。

因为到了午饭时间,饭食是有民福客栈给做的,送来还要一会,丁兴让大家坐下休息休息。

趁着休息的功夫,丁兴让大家选个人出来,以后就是这新建的村子的村长了,既然村长在民福桥边,这村子就叫民福村了。

众人已经相处了有接近一天的时间,虽然昨天没有接触,但是今天干活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的,谁干活麻利,大家可看的一清二楚,在这个年代,选村长当然要选那能干的,难道还选谁有钱不成。

众人选的这人名叫刘大成,今天第一个下水的,干什么活都积极的跑在前面,身体不说多强壮,但是干活真是不惜力,众人都觉得这人能处,于是有一大半的人选了他,当然也有选自己认识的人的,但是都没有刘大成的票数多。

这时候饭也送来了,干了一中午的活计,众人也都饿了,拿起馒头就着咸菜就往嘴里塞,虽然只是简单的饭菜,但是众人心中却有了日子又有了奔头的感觉。

吃完饭,丁兴带着刘大成到了河对岸,河对岸这边有一个石头砌的土地庙,庙里的土地公公还在,也不知道是哪个大户人家请的。

围着土地庙是方圆足有三百米的土地,地上的土质像是长不出庄稼的样子,要是能长出庄稼,这一块早就绿油油的了,现在看着这说黄不黄,说红不红的地质,丁兴也说不上来这是什么地方,刘大成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这是朝廷开采矿石留下的丘陵地。

丁兴用手比划了一下这块地:“以后你们就在这建村子了,这么大的地块,五百人够吧?”

刘大成:“丁掌柜的你就放心吧,我们这些人有个挡风避雨的地方就行,现在我们做了民福商行的佃农,一定会解决住的问题的,这么大的地方,不要说五百人,就是一千人,要是安排好了也够住的。

丁兴对刘大成说道:“那好,现在就让人都过来,开始选地吧。”

刘大成将佃农都喊过来,丁兴让人分成四排站好,每排二十五个人,然后就是每人按照自己的位置来选盖房子的地,你站在第一排,那就在村里第一排,你站在第四排,那房子就在村里的第四排,这没什么好说的,不服气现在就走人。

轻松的将每户的宅基地分好后,丁兴就回城了。

丁兴走的时候倒是给这些人留了晚饭,这些人每人分了几个馍与一点咸菜带回家,这些佃农则是因为没有事干,有回城休息的,也有回城带着家属过来的。

刘大成分完馍跟咸菜后,带着今天买的一点大米以及盐返回了城里,来到六合县的贫民区,说是贫民区,却是就在县衙的后面,这里土屋都是那种半米宽的土墙,全部用土坯建造的,倒也算是牢固,不过进到屋里却是除了一张床一个灶台,还有一张桌子,剩下的就是墙了。

刘大成进了屋将粮食和馒头放到桌上,手里的工具则是放到门后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