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458年莱龙在维森堡修建圣尼日薇大教堂,同时颁布《教育法令》,该法令汇集宫廷内大量知识分子,宗教人士的建议。在教皇参与编撰下为教会规定了明确的教规,给神职人员提供了一个行为模板。同时要求世俗人士听从教士的教导,要和谐、正义、平息事端,最重要的归向圣神。和这套改革相关的还有一套教育计划,用来教授人民尤其是贵族。希望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圣神录》与《圣人再临》中包含的普世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运用到国家的管理和治理之中。为了更好的教育贵族,莱龙与教皇建立了大量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往往位于教堂周边,老师也大多是教会有学识的教士。修道院是专门给那些研习神学的教士提供的住所。教会确定了尼日薇天国降临的思想,将之视为每个教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为更好的管理广大地区的教会,教阶制度建立起来。莱龙和教皇将整个帝国分为多个教省,每个教省下又有多个教区。每个教省有一位大主教,每个教区有一位主教。大主教向上对教皇负责,向下管理教省内部的教区主教。主教要么是教皇任命要么是皇帝任命,他们除了担任宗教事务之外,还要同当地的伯爵一起担任世俗事务。并在伯爵无法履行职责时,接管地区的治理。教会除了平信徒,长老和执事外还添加了议事司铎。议事司铎作为主教的从属人员,按规定要过共同的生活,共同进行祈祷。把财产交给集体,但终身保留对这些财产的用益权。而教会的圣礼除了圣餐和洗礼外还发展出了神品,坚振,告解,终傅与婚姻。

神品是祭司,牧师按照特定仪式,诵唱经文,让平信徒圣化,为圣神所用,进而获得教会内部的各级职位。坚振是通过按手礼或是覆手礼加强人们对于圣神的信仰,也可用在战争爆发时加强军队的信念。告解则是信徒向神甫忏悔罪孽,神甫应该为此保密并指出如何赎罪。终傅是在一个人临终时由神甫敷擦圣油,减轻将死之人的心灵痛苦,并赦免其罪过。婚姻是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甫主持,经过教会规定的利益认可,结为夫妻。遵循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但是教职人员,如教皇,主教,神甫,修女均不允许结婚。

过去作为主教象征的启示之杖,经过尼日薇的推广后,已经不再是主教的特权。虽然主教拥有的权杖通常是教会最珍贵和品质最好的,也只有他的权杖被称作“启示之杖”。稍逊于启示之杖,可功能相同的权杖则被交给教会中有才能的教士,用来表示嘉奖。由尼日薇和邦纳建立,经过森诺英完善的一套围绕着圣神信仰,宗教思想和刻苦研习建立的训练体系,让教会可以源源不断的培养能够使用法术的教士。这些教士往往加入护教军维护教皇国的安危或是在教会任职,他们的升迁和调动全部被教皇本人掌控,因此教皇掌握了一支特殊的军事力量。每年通过这种体系培养的教士人数虽然固定但仍旧稀少,且质量参差不齐,他们对于正面战场只有辅助功能,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不过这种途径往往是那些家境贫寒,出身低下的平民选择的上升通道。出身贵族的教士有更多,更直接的方式获得教职。莱龙和教皇都极为重视对于下层教士的培养,希望让圣神的信仰和思想传播到国家的每个角落。然而碍于国土辽阔,人员组成复杂,不同地区教士对圣神的理解深浅不同。偏远地区的神甫甚至不能正确执行洗礼和圣餐仪式,而那里的人们对于圣神的信仰也仅仅停留在盲目崇拜之上。

莱龙对自琉法王国以来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他首先约束各个地区贵族的权利。在征服的过程中,莱龙将土地和财富赐给了跟随他的贵族,但这些赐予不是永恒的。皇帝随时可以收回赐予的土地,贵族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保有当前的地位。莱龙像琉法王室那样从贵族之中挑选信赖的人担任伯爵,伯爵是帝国各个地区的行政长官,负责维护皇帝的权益和地方秩序。在当地拥有广泛的执法权,但协助他们做事只是一些下属、仆人和附庸。皇帝还要求当地的主教与伯爵通力合作,两人互相搭配往往能让一个地区繁荣昌盛。但大多数时候,伯爵都对自身的职务漫不经心,甚至出卖官职,欺压百姓。

为了防止伯爵滥用职权或是无所作为,莱龙设置了督办这一职位。督办负责传递皇帝敕令的内容,监督敕令的执行。调查当地不公正和滥用职权的行为,阻止这类事件发生,监控地方官员尤其是伯爵的言行。督办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问题,并将人民对国家的新规定的评价告知皇帝。莱龙的宫廷由琉法王室的宫廷演化而来,教士也加入其中,并占据重要地位。宫廷官员的职能从管理皇帝的个人事务演变到辅助皇帝管理军队和帝国事务。皇家教堂和掌玺署都需要大量的文书工作,因而交给有较高知识程度的教士管理。除了这些,莱龙还设立了一个皇家法庭,用来审理贵族之间的司法矛盾。法官通常由皇帝担任,皇帝缺席时由宫廷中的一位高级官员主持。为了更好的协调帝国的各项事务,莱龙每年至少会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参与者通常是宫廷的高级官吏、管理地方的伯爵、各个地区的大主教以及贵族显要。大会就不同的问题跟不同的人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将引导国家接下来的决策和走向。全体大会常常和军队集会同时举行,两者步调一致,相互影响。无论是贵族还是自由民都需要响应皇帝的号召加入军队,参与军事征服。

在帝国的早期,每年发动的军事征服不仅能给贵族带来财富和土地,还能让自由民变得富裕。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自由民越来越难以从中获得财富。由于自由民不领军饷,还需要自备口粮和装备,连年的战争成了他们身上沉重的负担。自由民的战斗力同样堪忧,他们缺乏精锐的装备,长时间的训练和战斗的意志。莱龙出于以上的原因,减少了对自由民的征召,而是把土地割让给自己的附庸。让这些附庸自己培养一支佩戴精锐装备的军队,由他们响应号召组成军队。莱龙还鼓励其他贵族也这么做,这样一来在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装备精良的可靠部队。而且这些军队还不用花皇帝的钱。

莱龙为控制附庸采取了两个措施。首先用宗教思想束缚这些附庸,通过一系列宣誓仪式,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主人负责,相应的主人也会庇护他们。其次给予附庸土地和财富,让这些人拥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可以购买精良的铠甲和兵器,在战争时直接加入军队。战事平息后,皇帝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为了管理这些土地和收取土地上的物产,领地制度应运而生。每个领地上包含住所,农庄以及各种各样民用建筑。农民在葡萄园、耕地、草场上劳作。将收成的大部分上缴给领主,领主则交给皇帝或是任命自己的贵族。领主们和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物资带到集市上出售,以换取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这样就有基本的贸易活动。

莱龙于启元466年去世,他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强盛,庞大,稳定的帝国。人们常常将莱龙与奥赫里德大帝做对比,这两人都在自己的统治时间里征服了大量土地,开创了一个了辉煌的国度。不仅如此,莱龙的政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把贵族和统治者联系起来,把农民和领主捆绑在一起。莱龙和教皇的关系奠定了后世一千年王国与教廷的关系,却也给两者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莱龙是自奥赫里德大帝之后第一个被称为大帝的统治者。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