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战场上烽火连天,血光四溅之际,一道消息犹如疾风穿林般打破了草莽军团营地的紧张氛围。

只见一名身着潼关标识甲胄的副官骑马疾驰而来,身后尘土飞扬,他的眼神坚定而又急切。

他来到营地中央,跳下骏马,几步上前,向草莽军团的首脑郑重行礼后,朗声道:

“在下乃嬴庸麾下副官,特奉我家首领之令前来贵处议和。我们愿以一千名被俘虏的士兵换取首领那尚未历经世事的小公子一条性命。”

此话一出,整个草莽军团营地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都知道,这是潼关方面的一次重大妥协,也是对他们草莽势力崛起的一种认可。

然而,对于这个提议,项伦并未立即回应,他知道这其中必定包含了更多的权谋博弈。

项伦.在反复确认了嬴庸的诚意以及这份交换条件背后并无暗藏陷阱之后,面色凝重地回应了那位副官:

“很遗憾,你带来的消息来晚了一步,那个小子已经在数日前因故不幸离世。”

言语间流露出一种难掩的悲痛与坚毅交织的情绪,却丝毫没有提及小儿子的真实遭遇。

就在全场陷入沉重气氛之际,人群中走出一位女子,她眉目如画,气度非凡,正是.花枝。

她轻启朱唇,声音虽柔却不乏决绝之气:

“我可以替代小公子,成为这场交易的筹码。嬴庸对我宠爱至极,为了救我,他必定会答应交出那1000名奴隶。”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目光纷纷聚焦在花枝身上。

项伦看着眼前这位勇敢且坚决的女子,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花枝此举不仅是为了拯救那些无辜的奴隶,也是为了帮自己度过难关。

然而,这样的牺牲让他如何能够轻易接受?

“花枝姑娘,你可知此举的危险?”

项伦的声音略带颤抖,却又透露出无法掩饰的关怀:

“你是我草莽军中的姐妹,你的生命同样贵重。我不能让你独自涉险。”

周围的部下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赞同花枝的提议,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有人反对,坚持不能以一人之命换取千人自由。

整个竞技场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而这次的焦点,落在了花枝的命运上。

--

次日清晨,阳光洒向大地,却未能驱散笼罩在两军之间的紧张气氛。

项伦与副官带着复杂的心情,在约定的地点进行了人质交换。

他们释放了那1000名饱受苦难的奴隶,换回了嬴庸心爱之人——花枝。

另一边,当小公子的尸身被静静地送回嬴庸的军营时,营地内的士兵们瞬间寂静无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弥漫开来。

此时此刻,嬴庸正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儿子冰冷的遗体,内心的哀痛如同山洪爆发一般翻涌而出。

他是个铁血军人,麾下的兵马曾令敌人闻风丧胆,但面对亲生骨肉的突然离世,他的硬汉形象仿佛瞬间崩塌。

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未落,因为他是统帅,不能在万千将士面前显露出脆弱的一面。

然而,那份沉痛与绝望,却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掩饰的。

他紧握拳头,强忍住喉间的哽咽,眼神中既有对儿子惨死的愤怒,又有对自身决策失误的懊悔。

正当统帅沉浸在丧子之痛的深渊之际,副官适时地带来了好消息。

他成功地带回了失踪已久的舞女花枝。

且鉴于当前局势微妙,副官明智地选择了暂时隐瞒小公子的真实死因,以免激起统帅更为强烈的复仇情绪,从而导致战局恶化。

看到花枝平安归来,嬴庸内心深处泛起一丝暖流,这丝暖意像是一抹穿透阴霾的曙光,尽管无法完全弥补失去儿子的痛苦,却足以让他在这个黑暗时刻找到一丝慰藉与力量。

他深知,作为一名领导者,他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大局为重,继续稳住军心,指挥战斗。

统帅轻轻拍了拍副官的肩膀,那无言的动作中包含着深深的感激与信任。

而副官则默默低下头,心里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愈发重大。

至少在此刻,嬴庸能够从心底感到一丝宽慰。

面对如此深重的个人恩怨与痛失骨肉之恨,嬴庸心中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他决意不再压抑内心的仇恨,转而将其化为对项伦的复仇烈焰。

他认定项伦是造成这一切悲剧的罪魁祸首,决定即刻调兵遣将,发动一场针对项伦及其势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统帅一声令下,全军上下顿时紧张起来,严阵以待。他的眼神冷冽如冰,字字铿锵:

“我要让项伦付出血的代价,我要他的名字成为敌人恐惧的代名词,我要他死无葬身之地,以告慰我儿在天之灵!”

此言一出,全军士气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誓要随统帅一同踏平项伦所在的领地,完成这场复仇之战。

--

草莽军团在经历了一番动荡与艰辛后,昔日战友们的陆续回归无疑给队伍带来了无比的鼓舞和力量。

项伦,作为草莽军团的灵魂人物,此刻更是心潮澎湃,他那颗热血激昂的心中充满了对战友们回归的欣喜与感动。

在那庄严肃穆的刘兆葬礼上,数万曾经的灾民如今已成为坚毅的士兵,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哀伤的光芒。

项伦站在人群之前,望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暗自发誓。

为了已故的刘兆,为了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也为了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的无辜百姓,他必须要站出来,向强大的雍州军团发出挑战。

“今日,我们在这里送别一位伟大的英雄,刘兆!”

项伦的声音犹如洪钟,响彻云霄:

“但他的牺牲不会白费,他的精神将会永存于我们每一个草莽儿女的心中!

在此,我,项伦,当着你们所有人的面,发誓必将带领大家与雍州军团血战到底,直至最后一息!

我们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平等,哪怕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哪怕面临的将是生死较量,我们亦无所畏惧!”

这一席话,宛如燃烧的烈火,点燃了每一个在场灾民士兵心中的斗志与信念,

他们齐声呼应,誓言追随项伦,共同书写属于草莽军团的传奇篇章。

项伦站在广场中央,犹如一尊铁铸的雕像,

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面对无数追随者热烈的目光,他挥舞着手臂,指向遥远的天际,誓言如同惊雷般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今日在此,我.向天地立誓,我们这一群热血男儿、巾帼英雄,若不能在这乱世中赢得真正的自由,那么宁愿与生死兄弟携手共赴黄泉,也不愿苟活于束缚之下!”

这句话掷地有声,顷刻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火焰,广场上的欢呼声愈发高涨,汇成一股洪流直冲云霄,

.“项伦”的名字被众人反复呼喊,带着无尽的决心与信念,

它在空中盘旋,划破了长空的宁静,直抵九天之上,震撼着天地万物。

项伦深知正面硬碰硬的决战将会是一场血流成河的惨剧,凭借自己麾下的数万起义军,对抗潼关军团与雍王军团合共二十万精锐之师,无疑是羊入虎口。

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运用智慧,决定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来应对强敌。

他借鉴古代兵法中的游击战术,巧妙地将军队化整为零,分成了十几支独立作战的小部队,宛如麻雀一般,在广阔的地域内灵活机动,神出鬼没。

这些小部队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时而袭扰敌军后方,时而切断敌军补给线,时而佯攻一处,实则转战他地,

以此牵制敌军主力,不断制造混乱和压力,使原本集中强大的敌军不得不分散开来,疲于奔命。

项伦希望通过这样的战略部署,逐步削弱敌军战斗力,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最佳的决战时机,

或者在敌军内部制造间隙,从而实现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目标。

这场旷世大战,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谋与策略的巅峰对决。

项伦的战术不仅限于对正规军的骚扰,他更深入民间,利用麻雀战的特性,将目标指向了那些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地主庄园。

他知道,这些庄园往往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敌军的重要后勤支柱。

通过十几股部队四处出击,如同疾风骤雨般突袭各地的地主庄园,每一次行动都迅捷狠辣,不留余地。

然而,每次行动过后,他都会刻意留下一名活口,这并非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

这些幸存者被安排成为他的“传声筒”,让他们带着恐惧与惊骇回到各自的圈子,散播消息:

“杀人者乃是项伦!”

这样的做法迅速在各地引起了恐慌,极大地瓦解了敌对阵营的士气,同时也使得普通民众对项伦的名字又敬又畏,

无形之中扩大了起义军的影响力,甚至可能吸引更多不满现状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

这种心理战术与实际打击相结合的方式,让项伦在战斗之外开辟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进一步分化瓦解了敌人,为即将到来的旷世大战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胜利的砝码。

消息如疾电般穿过乡野山林,直抵潼关军团大营。

潼关副将得知项伦领导的起义军连续六次对周边地主庄园实施血腥袭击,其手段之凌厉,影响之恶劣,怒不可遏。

这位副将心焦如焚,认为这是对官府权威的直接挑衅,强烈要求即刻采取雷霆手段,务必铲除这一祸患。

然而,身为嬴庸的老练将领,却在愤怒之余保持着一份冷静的洞察力。

他深谙兵法之道,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前几次袭击的分析,敏锐地察觉到项伦此举背后的深层意图。

他意识到,项伦故意频繁且残忍地袭击地主庄园,并非仅为泄愤,更多的是为了制造混乱,煽动人心,

从而削弱官府在当地的基础,并试图借此吸引更多的力量加入起义军。

于是,这位嬴庸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开始筹划更为周密的应对策略,既要稳住民心,也要遏制起义军的势头。

必要时,甚至打算借机反制,彻底粉碎项伦的心理战术,稳固边疆,恢复秩序。

嬴庸审时度势,心中明镜一般:纵然麾下兵马身披铁甲,手持神兵利器,也无法违背时空规律,一日之内横扫千里之地。

而项伦所率领的队伍,竟然能于短时间内对散布在广阔地域内的多个地主庄园发起突袭,此等手法看似诡异莫测,实则大有深意。

他推测,项伦此举无异于“声东击西”之计,利用快速且分散的袭击行动,营造出一种大军压境的假象。

以此混淆视听,诱使坐镇中央、统帅百万雄师的雍王误判形势,调动大军疲于奔命。

一旦雍王的军队被牵着鼻子走,各处防务必然出现空虚,这就给项伦提供了可乘之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甚至可能对雍王的统治根基构成威胁。

因此,嬴庸决定沉稳应对,一方面严密防守,另一方面派遣精锐斥候探查实情,力求摸清项伦的真实意图,进而做出最为精准有效的军事部署,打破对方的连环计谋。

正如嬴庸所料,项伦精心策划的这一系列突袭行动成功吸引了雍王主力大军的注意力。

雍王闻讯后,担心北方战线受到重大冲击,遂紧急调动大军向北进发,企图一举剿灭项伦及其势力,以防其势力范围继续扩张,动摇国本。

然而,这一切都在项伦的算计之中。雍王大军远离核心区域的调动,使得原本因连续征战而疲惫不堪的草莽军团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草莽军团趁此机会休养生息,补充兵力,加固防御工事,更是在暗中筹划下一阶段的战略布局。

与此同时,项伦并未停止他的战术行动,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伪装和误导,确保雍王的大军始终处于被动追逐的状态,无法及时回援中枢,从而为草莽军团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项伦深知时间紧迫且敌我力量悬殊。

他眼中的光芒既坚毅又忧虑,但他从未流露出半点慌乱。

他迅速召集麾下的核心将领,分析眼前的危机与潜在的机遇。

他知道,嬴庸手握十万精锐,一旦发现他们的新据点,必将倾巢而出,雷霆之势扑来。

因此,项伦制定了几套应对策略:

首先,他命令部下不分昼夜地加固据点防御,利用地形优势构筑多层次防线,尽可能提高防守效率;同时,挖掘陷阱,布置伏兵,力求在局部战场形成以少胜多的态势。

其次,他着手组织起那上万能战斗的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并强调灵活机动的小规模游击战法,以此牵制敌军,分散其兵力。

再者,他动员那些虽非职业军人,但心怀正义的老弱俘虏和平民百姓参与到后勤保障与情报搜集工作中,发挥他们在当地的人脉关系,提前预警敌军动态,

同时加强自身的补给线建设,确保即便在长期围困之下也能坚持下去。

最后,项伦秘密派遣信使联络各地的起义军残部以及可能结盟的力量,寻求外部支援,共同对抗强大的潼关军团。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鼓舞士气,强化起义军的凝聚力,誓要在绝境之中力挽狂澜。

项伦心中暗自叹息,却面露决然之色。.尽管残酷而悲壮。

他决定以身作则,率领那一万能战斗的士兵,作为先锋,以血肉之躯铸成一道坚韧屏障,硬生生地阻挡住潼关军团的铁骑洪流。

为了这场几乎无望生还的战役,项伦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战术布置:

他们将在关键要道设置重重阻碍,诱敌深入,利用险要地形实施阻击,最大程度消耗敌人实力;

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他会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对敌方主将进行突袭,试图打乱敌军阵脚,创造突围的机会。

而对于那些老弱妇孺,则安排了最为隐蔽和快捷的撤退路线,穿越空壳山,直奔秦岭腹地。

那里群峰叠嶂,密林丛生,易于隐藏,不易被追踪。

为了保证撤离行动的成功,他还特别挑选了一队忠诚勇敢的战士负责护送和引导。

虽然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战斗,但对于项伦而言,保护起义军的火种远比个人生死更为重要。

他希望通过这次英勇的牺牲,换来起义军未来的再生与复兴。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凝聚着无比的勇气和智慧,展现出了一个领袖应有的担当和魄力。

李傲雪也想战斗。可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

现在的李傲雪柔弱的连一把普通的剑都举不起来。

在烽烟四起的营地内,项伦凝视着眼前这位虽瘦弱却眼神坚定的女子,,平日里温婉如水,此刻却蕴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

他知道,尽管她的身体因长期艰苦环境下的生活而变得虚弱不堪,但她的心志却不输任何一个勇士。

“李傲雪,”项伦沉声对她说:

“战场上的勇猛并不仅仅体现在挥舞刀剑之上。我知道你有颗渴望战斗的心,但现在,你要做的同样重要,甚至更加艰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