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好几年就过去了,马可也从懵懵无知的少年初中生,成长为有一定想法的高三毕业生,虽然其成绩也是一直徘徊在班上前几名,但马可有严重的偏科坏习,天生的数理化生特别好,尤其是生物,属于推理性学科,基本是满分,即使偶尔粗心,也最多扣个0.5-1分的样子,当然文科是不能看,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即使每天一能抓到时间就将精力放在语文英语上,抽空就背书,最后高中期间的英语和语文课文,马可居然可以非常熟练的从第一课背到最后一课,但即便如此,每次这两门文科的考试成绩,都还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而天天和他腻歪在一起的最要好的同学,却是截然相反,语文英语每次考试常规题一般都是全对,只是有作文啥的才会扣上1-2分,然后数理化生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每次两个人在一起,一个是用心学语文英语却怎么也学不好,一个是使劲的做数理化生试卷却总是不及格,这对奇葩的好同学也总会互相探讨如何学对方然后将各自的短版给提上来,可努力归努力,结果总是没有一点改变。马可好在数理化生科目多,所以总分可以稳占班级前列,而他的好同学由于只有两门占优,总分就只能居于班级中等,所以一和也是偏科的好朋友同学比较,马可那是底气十足,自带优越感。

那个时候,高考之前会有个预考,预考不是像现在一样是例行性测试,而是一次彻底的选拔,就和初中生有的初二就在选拔中被淘汰进不了初三一样,高考之前的预考淘汰也很残酷,高中一个正常班的50名学生,基本上就会有30名左右被淘汰掉,淘汰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也就是说是高中毕业生,但却是连高考试卷也没看到就高中毕业了,但即便这样,一个班有20名即40%的人参加高考也应该还不错。

可那时候还有一个现象,整个社会环境都是在想方设法的为了勉强糊口而努力活著,是不知道也没有方法去教育自家的孩子怎么去读书,但大家还是知道读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所以有一种现象就是,父母虽然本身文化低,只是侧重在养家糊口,但假如自家的孩子想读书的或成绩有点苗头的,也都会坚决相信自己的孩子,积极并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支持自己的孩子按孩子们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而孩子们呢,由于父母辈本身文化低,没办法在学习指导上对孩子有助力,也就只能按自己的模式去学习........所以那时候的高三学生中,一个班是有50名学生,可你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中每个班实际都会有20名左右的复读生,并且越是成绩好的班级,复读生比例就会越高......这样就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个高中学校,明明高二是6个班的,可到了高三却突然变成了8个或9个班了,要是不了解的,就还会奇怪,怎么高中学生到了高三,班级数及学生数怎么还突然多了呢?

而复读生,基本都是父母和孩子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坚定的意志的,那就是要走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当然,复读生中也有资质好的和资质差的,资质好的复读一年大概率就可以考上大学,而资质差的就会像愚公移山一样,每年进步一点点的往前爬,有的是最终拿到了梦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有的复读了多年志气丧失最后只能放弃,马可升入高三的那一年,他所在的班上的复读生就有18名,而其中复读年数最多的叫季原的同学已经复读了6年了......

由于有较大比例的复读生结构,所有就会出现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高三每次测试,班级的前十五名或者年级的前100名,基本都是复读生,预考的通过者绝大多数也都是复读生,当然,班级偶尔也会有少数几个特别优秀的应届生会加入预考通过生的队伍。高考的通过数更是如此,绝大多数被高校录取的基本都是复读生,通过预考的应届生难得会有几个可以考上大学,当然,这几个一定是天智特别并且还一直在坚持的孩子,而更多的通过预考的应届生基本就是加入下一年度的复读大军队伍,继续复读的循环,直到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或直至信心丧失放弃为止,但往往,最终信心丧失放弃的还是大概率。

多次的复读及失败就会产生两种心里结构及表象,优秀的应届生整体上是懵懵中但会一直充满自信,通过预考则会强化这种自信,而通过预考的应届生虽然预考通过时的总分不会过高,但在参加高考时则会有一半以上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预考的通过对复读生一般都不是难事,因为复读生对于预考有成功通过的经历,这种经历强化了他们在预考中的自信,所以预考选拔,复读生基本都会轻松而且高分通过,但反之由于有高考失败的阴影,所以在同样通过预考的同分数学生中,复读生的高考表现和应届生就会迥然不同,马可班上的那个复读了6年的同学,据说最近2-3年每次预考的成绩都可以任选国内顶尖大学,但每次高考成绩,却总是比高考录取线少上1-2分,据说有一次努力了一年,其高考总得分和其上一年度比较距离录取线的差距还大了0.5分.......,事实上,这位同学是在其高三第7年终于考上了,以超出最低录取线0.5分的成绩上了一所高中专,也算对自己及对家庭有了一个交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