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国那座笼罩着浓厚紧张与深深焦虑气息的军事指挥部内,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四周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作战地图,红蓝相间的线条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宛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清晰地标示出前线战场上那胶着不前的战局态势。
熊国的最高统帅,身着一袭笔挺的军装,伫立在那幅占据整面墙壁的巨大地图前,神情异常凝重,眉宇间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严峻。他双眼紧盯着地图上代表前线的区域,那里,敌军的攻势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猛烈,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熊国的防线,使得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防御体系更加摇摇欲坠,形势万分危急。
当得知华夏自卫军竟然能够将武器弹药直接运送到前线机场的消息时,他原本如铅块般沉重的心情,瞬间被一丝难以言喻的惊喜所穿透。统帅的眼中闪过一抹振奋而激动的光芒,原本紧锁的眉头也随之缓缓地舒展开来,仿佛久违的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云层。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这简直是绝境中的一线曙光,宛如黑暗中的一束希望之光。
如此一来,只需短短几天的时间,那经过长时间严格训练的五十万大军便能携带上充足的武器装备,迅速而有序地奔赴前线战场。前线的局势已然危如累卵,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熊国的生死存亡,形势异常严峻。而这些武器的及时送达,无疑能为那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防线注入一股强大的支撑力量,犹如为即将倾覆的大厦加固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这个刘铮,虽说咱们曾经是对手,彼此在战场上针锋相对,但他在做事方面,确实非常讲究义气,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熊国的统帅低声自语,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那些与华夏之间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纠葛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浮现在他的脑海。在复杂的国际关系网中,他们曾站在截然不同的立场,彼此试探、博弈,甚至有过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然而,此刻在这生死攸关、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对刘铮的感激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瞬间占据了心头。
他并不清楚刘铮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但在他看来,哪怕刘铮现在提出更多苛刻的条件,甚至是一些看似难以接受的要求,只要能及时送来这些救命的武器,他都愿意毫不犹豫地接受,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毕竟,熊国目前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境地,这些武器不仅是他们抵御外敌的利器,更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和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此时的刘铮,正身处马西拉岛基地那宽敞明亮、装饰简洁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洁净的窗户,柔和地洒在他那坚毅而略带沉思的面庞上。他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穿过玻璃,凝望着远处停机坪上整齐排列的战机和堆积如山的弹药。那些从腐国缴获的武器,在他眼中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般。
随着自卫军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些武器已经逐渐跟不上自卫军现代化的作战需求,沦为了被淘汰的边缘产品。若将它们回炉重造,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得花费不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倒不如直接将这些武器送给熊国,既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抵抗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在国际道义上为华夏赢得广泛的赞誉和支持,又能顺便清理库存,腾出空间,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明智之举。
更何况,那些堆积如山的库存航空炸弹,简直让他感到无比头疼。在庞大的仓库内,密密麻麻地存放着几万吨重重的航空炸弹,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危机。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这些炸弹的保质期也在一天天逼近,即将面临过期的严峻难题。一旦真的过期,处理起来将会变得极为棘手和麻烦,不仅需要动用专业的技术和高端的设备来进行安全处理,而且在处理过程中还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与其如此,倒不如趁此机会,主动送出几千吨航空炸弹给熊国,这样既能有效缓解自身的库存压力,避免过期带来的种种麻烦,又能为熊国的抗战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在熊国广袤的大地上,集结的新兵部队正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迈着坚定而急促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向前线进发。士兵们身着朴素的军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然而,他们心中也清楚,即将面对的是怎样残酷的战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