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军区歌舞团嘛!大名鼎鼎,更是以舞蹈著称,现代舞几乎代表国内顶级水准。

可他们舞蹈堪称顶级,却没听说出过知名的歌唱演员,当然,也不止云州军区,其他军区歌舞团似乎也没出过。

进春晚?这个可以有。

“鸣哥,我写了一首歌,你可以拿去看看,明早让阿俊给你。”

“啊,你会写歌?”

“鸣哥,你看看……这可都是石仔哥的。”

罗玉鸣的反应很正常,谁叫陈石仔才22岁,虽然养了几个月白了一点,但还是有些黑不溜秋的。

这样一个小年轻能写出什么好歌?他不过敷衍一下。

可齐嘉俊就不同了,石仔哥在他心里已经上升到“大能”级别,为了证明自己的朋友够分量。

他指着客厅里放着的电子琴、吉他,向表哥展示。

当然,也不漏痕迹的把关于“写歌”的话题带开了,他也不相信石仔哥写的歌能上春晚。

“这琴,一万多,港币。

鸣哥,你们团里有吗?”

齐嘉俊边说还走过去拆琴套,要给表哥展示。

“阿俊,你别这么毛躁行吗?

都没问问人家石仔,怎么自己就动这么贵的琴?”

小朋友急于向家人展示自己新朋友的实力,齐爸却知道分寸,连忙开口喝止儿子。

“没事的齐叔,让阿俊随便用,反正也要放你家一段时间。”

听到这话,罗玉鸣奇怪了。

“石仔,你怎么把这么贵重的琴放在我姨丈这里?”

嗨,今天发生的故事有点密集,还没到介绍家乡,齐家的关注点都在港岛唱片公司,以及齐嘉俊签约上。

加之没有黄主任在,大家都用粤语交谈。

陈石仔以前就能说云州话,但只限于简单的生活日常,句子一长,就完全驾驭不住。

现在白话天赋点满,讲话基本不带南端口音,让人下意识以为他就是云州人。

“鸣哥,我是南端人,现在云州又买不到屋,都在招待所、宾馆里混。”

“买房?你想买什么样的房子?”

咦?这是有戏啊!

“最好市区里,大一点,我准备把妈妈和妹妹都接来云州。”

“128平,上下两层的够不够?”

还有这好事?陈石仔惊喜了。

“可以的。”

“石仔,这房子不便宜哦。”

说钱?

几个月来,他连借带用,也不过消耗了三十多万,国内现在有超过两百万港币的私人住宅?

可能仅有几个院子超过。

“鸣哥,你有……你知道有人要卖房子?”

陈石仔说了两个字就赶紧改口,罗玉鸣是部队的人,肯定分房,不太可能买房子。

“有,九万五,你要不要,东胡新村的屋子。”

必须要啊!

一番交谈,原来是罗玉鸣他们歌舞团同事远房亲戚的房子。

说起来也比较搞笑,房主有个马来籍的叔爷爷,八十年代末期回国探亲。

找到后,发现自己兄弟家里只剩一个侄孙,于是给了一笔钱,侄孙是潮州的职工,有分房。

不曾想都要回马来了,在云州遇到东湖新村有房产出售。

房主的叔爷爷在马来小有资产,一看云州的房价,当即购买,想着让侄孙能来省城安家。

买完房又折返回潮州,带侄孙来云州办了手续。

可老人不知道,国内普通职工,工作调动难如登天,他高高兴兴的回马来了。

房主却只能看着这么好的房子兴叹。

想出手吧,国内现在有多少人拿得出九万五?

有九万五的,又不见得看得上这房子,租就更不可能,房子就这么砸在手里,左右为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