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孙权才有时间召见自己的小伙伴,胡综,朱然。此二人之前一直陪孙权读书,是孙权目前仅有的心腹了。

二人和自己同龄,又一直是自己伴读,孙权也没有客气,先直接问朱然道:“义封,今后有何打算?““然,愿往郡县,为主公之屏障!”朱然颇具英气,身材壮实,想外出任事,有一番作为。

孙权听此也未多做思考,直接按照历史上,任命他为余姚长(今宁波余姚)。

胡综和朱然不同,朱然好歹是名门子弟,吴郡太守朱治从子。胡综是和母亲避祸到江东的,擅辞赋,文采很好,是真正的寒门子弟。

“伟则,今后有何打算?”

胡综答道:“综,愿长伴主公,鞍前马后!”对于胡综来说,没有人脉,到地方任职只会泯然众人矣。

孙权遂任命胡综为金曹从事,掌文书记事。

三国官职任命比较混乱,孙权都理不清,看来得找个老臣出谋划策了,谋臣太少,自己根本忙不过来,对这些官职任命更是容易出错。所以孙权现在都未任命鲁肃的职务,就是怕闹了笑话。这可不比胡综朱然,不会跟自己计较,亦不会怀疑主君的决策。一旦引起误会,鲁肃起疑是小,吓跑了他,才没地方哭呢!

东吴这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得从外面挖点了。孙权思索了片刻,发现袁术的班底好像销声匿迹了。历史上,袁术败亡后,曹孙刘都没人接收他的班底,但也不可能都死完了吧!

好像孙策之前收留过袁氏族人,或可问问母亲,孙权思付后就付诸了行动。

后院,“母亲安好!”孙权见太夫人气色恢复,已不见前几日的悲痛,问安道。

“我儿,是否遇到了什么难事?”

孙权汕笑道:“母亲英明!”先给太夫人倒了杯茶,然后才坐下说了自己的苦恼。

太夫人思虑片刻,道:“你兄长确实收留了袁氏家眷,以报当年袁氏收留孙氏之恩,不过里面并未有谋臣。”

“据老身所知,袁氏谋臣有杨弘、阎象、李业、袁涣、张承、华歆。其中,华歆已入朝为议郎,杨弘、袁涣亦投曹。”

“你可往袁宅院问问那位袁氏,她或知道其余人的下落。”

“至于鲁肃,可先为记室参军,以观后效。”

“之前张子布提议让你纳袁氏,你意如何?我见过那孩子,端庄温婉,举止华贵,颇为合适”太夫人盯着孙权。

孙权慌忙起身道;“母亲,容孩儿考虑考虑!“躬身告辞溜了。

怎的都到三国了,还有催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