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村口时,章前进减缓车速。
后排的老爷子目视前方惊奇道“这里看着都不像农村了。”
顾明月很早就组织村民捡石子铺路,一年又一年,加上她时不时从空间偷渡一些扔在道上,积少成多,范围逐渐扩大,从村口到后山脚下,慢慢铺满。
随着小鬼子基地的事情爆出,军队进驻,为了进出方便,就着这个基础又铺了一层石子,并压实,形成一条规整的道路。
那之后,村里只要开会,必定要提一嘴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就算是一开始不习惯,听得多了,也形成条件反射。
其实这个年代真没有多埋汰。
装东西用的都是自家编的篮筐和布袋,没有什么塑料袋。
唯一的塑料制品,庄稼施肥用的化肥袋,各家也都当好东西留着,有的直接改成衣服,这时候有这么一件,穿出去就相当于时尚的弄潮儿,绝对拉风。
还有大家吃的,一般都是自带饭碗水壶,唯一脏的也许只有各种动物粪便。
那也主要是味道不好,对于农民来说,相对于不好买的化肥,这种天然的肥料才最实用。
就说他们村里的老牛,顾二叔每次赶车去镇上,路上牛拉屎,都得捡走,留着回家沤肥。
至于鸡鸭拉的,顾明月实在不喜欢走路踩满脚底屎,特意安排村里小孩子没事拿着扫把在大街上扫,然后攒到一起称重换公分。
这活很受欢迎,比起爬山打猪草,只是扫地,不要太轻松。
早先村里人还有随地小便、不注意卫生拿袖子擦鼻涕,自从大领导题字后,为了维护形象,村里就此问题,开会时不时点名批评几次,大家也渐渐改过来。
如今的顾家村,村口是郁郁葱葱的高大枣树,道路两旁同样都是枣花飘香。
侧面是重新编织好的藤桥,村里很多小姑娘时不时摘点野花缠在上面,五颜六色,很是鲜艳。
还有房子。条件好了,村里人第一件事基本上都是整修房子。
由于村里的豆制品打开销路,和砖厂搭上关系。
村部以极低的价格换了一大批据说残次品的砖头,就是形状不太规整,一点都不影响使用。
自此,家家户户全部‘鸟枪换炮’。甭管内里如何,一打眼,一水的红砖青瓦,非常壮观。
最醒目的当属立在村口处超大的村碑石。
打着保护的名头,顾明月在它前方设立关卡,安排民兵队在此处巡逻。其实她心里算计的是,至少在十年革命结束之前,村口这边必须时刻有人看守,以防日后有人闹事。
村碑石题名的原因,当初对外说的是大领导无意中得知顾家村当年抵抗小鬼子的英勇事迹,以及顾明月家里一门忠烈,这才给予嘉奖。
打从得知顾家村有大领导的墨宝,村口这边人就没断过。
要不是专门安排人在一旁提醒只许看不许摸,估计石头都得叫人盘包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