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是辽汉的特色了,重要大事,都是皇帝与四位三公在书房里开小会决定,反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才会拿到正殿早朝上给群臣讨论。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如今王调已经攻占大半个乐浪郡,乐浪太守困守郡城,自保难以,朕意趁此时机发兵乐浪,剿灭王调,兼并乐浪,诸公以为如何?”
他说这话时,首先看向了吕琰。
大将军宋江死后,部曲被皇帝和四位三公瓜分,吕琰分得最多,由此实力最强。
“此时正是时机。”
吕琰赞同皇帝的计划,甚至觉得现在还晚了点,要是早几个月攻略乐浪,还能轻松些,那时候,王调的实力还不够强。
不过,之前几个月,辽东一直在忙着安抚辽西河县,所以确实没空攻略乐浪。
武承和潘玉也点点头,顺带提了点自己的意见,无非是具体怎么打,打完以后要如何安抚民心。
只有苏清发表反对意见:“河北刘秀,坐拥数郡,如若再不削弱,恐成气候,届时,我等将有倾覆之灾。”
苏清的话一说完,旁边的潘玉首先笑道:“苏公太敏感了,您这大半年,每次开会都说要铲除刘秀,每次讨论战略,都说要削弱刘秀,那刘秀虽说确实天纵奇才,数千人击败王莽数十万人,但他与我们并不接壤,也没有纠纷,何必管他?说不定过几个月,他就被刘玄抑或是铜马军给消灭了,何必我们来对付他?”
作为一个正常人,自然不可能不顾大局,强行要削弱刘秀,毕竟辽东跟刘秀的地盘也不接壤,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至于说锄强扶弱,防止中原一统。
现在最强的难道不是坐镇长安的刘玄吗?
就算抛开刘玄,那也是赤眉军最强,还轮不到刘秀成为心腹大患。
苏清不知如何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来自后世,知道刘秀将来要建立东汉,所以必须针对刘秀,组建反刘秀包围网吧?
皇帝刘苌也意味深长地看着苏清,在他的印象里,苏清已经成长为了冷静成熟的女子,这一两年不管做什么,都非常冷静,唯有谈论到刘秀时,就会变得突然不冷静,变得非常敏感。
“难不成,这个什么刘秀,在感情上伤害过她吗?”
他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他甚至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或许,几年以前,他们起兵之前,当时还是苏家女少君的苏清,在去中原游玩时认识过刘秀,二人产生过许多故事。
二人海誓山盟,约定白头偕老,结果最后却分道扬镳,互相仇视。
否则,他想不通为什么苏清时不时就要上书劝谏他去针对刘秀,用各种办法削弱刘秀。
辽东跟刘秀无冤无仇,何必做这样的事呢?
至于说战略,如今的战略方向是乐浪郡啊,也跟刘秀不冲突。
眼见劝说不动其他几人,苏清也只好跟随大家一起商讨剿灭王调的战事。
尽可能地壮大辽东的实力,才能在将来拥有对抗刘秀的资本。
最终,经过几天的反复讨论,众人敲定了针对王调的作战计划。
出动四千大军,沿着山海之间的道路进入乐浪郡,粮草物资提前运送到苏家港,由苏家港的货船通过海路来为四千大军供给。
其中,皇帝刘苌、大司马吕琰、大司徒武承、大司空潘玉,各自带上自己的部曲,走陆路进发平壤。
太傅苏清统领自己的部曲,从苏家港走海路进发平壤,顺带为大军提供粮草补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