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山作品《汉安八景》组画是一组八幅超过八尺整张32平尺的巨幅山水画。
小山大师用他具有标志性的浓墨重彩青绿山水手法,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画中。他一生绘画众多,书画作品达到3万件以上。但是,描绘故乡汉安风景的作品,却只有这一组《汉安八景》组画。因此,堪称绝无仅有弥足珍贵。
八景之称,早在唐代即见记载,首次出现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八景”之称的泛化与传颂,则始于北宋,特别是文艺大腕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擅长山水花鸟,自成“院体”,其山水画作多以“八景”为题,故而文人墨客投其所好,纷纷效仿,以“八景”为题材的题咏很多。例如诗人赵汝鐩的《八景歌》:“晚日放晴雨脚收,楚山千里江吞秋。上水风生荻花渚,漠漠幅蒲天际浮。轻云骤掩目力断,云消似过芳洲半。危樯逐乌惟恐缓,燕子争飞先到岸。”从诗的语境看,这无疑是宋代诗人吟咏“八景”的代表之作。
自然而然,地处川中丘陵、沱江之滨的山水之城汉安,八景的形成与传颂,自然也离不开历代文人骚客的歌咏与丹青。
在林小山纪念馆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展厅,陈列展示这八幅作为镇馆之宝的林小山巨幅山水画,并请专家撰文,详细介绍汉安八景和画作特色。
《汉安八景》之一圣水灵湫。圣水寺是川中佛教寺庙中颇具名气的寺庙,它号称“中川第一禅林”,位于汉安城西约4公里的沱江之滨。宋名“兴慈禅院”,又名“圣水兴慈寺”,宋末复名“圣水寺”。因该寺后山有泉水流出,被视为“灵泉”,“叮冬”之声可闻,誉之为“圣水”,是为寺名的由来。“圣水灵湫”为汉安八景之一。传说很多年前,圣水寺的位置在沱江对岸。由于古代交通不便,虽庙子很大,田土很宽,可是僧人不多,较为颓唐。当时上京赴考落榜归来的一个蓝秀才,路过汉安与僧人攀谈,获知此庙虽宽,庙产之田土却为邻近的蒋范二大姓所占领,但诉讼多年不得结果,于是蓝秀才自荐,挺身露面为和尚上堂辩护。当时县官说,你不是和尚,如你是和尚,我就将蒋范二姓所占田土判给你。于是蓝秀才毅然削发为僧。再次上堂问案时,即获得圆满解决。当时沱江上没有大桥,僧俗、游人去江对岸很不方便。蓝秀才新建寺庙,改圣水寺为十方丛林,开旗传戒。蓝秀才中兴丛林的行为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在一天晚上,他们悄悄下凡,手执神鞭,“轰”然一声,就将圣水寺从沱江对岸迁到河这边。从此,人们去圣水寺再不必渡江过河了。1982年,汉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圣水寺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后,寺庙几大殿、堂及攀崖造像修葺一新,逐步恢复当年“中川第一禅林”的壮观宏伟风貌,每逢香期盛会,僧、俗、游人云集,“圣水寺素席”制作精美,别具风味,深受游人喜爱。
《汉安八景》之二雁塔秋香。雁塔位于文庙泮池两侧,是两座小塔,外植菊花,科考题名时菊花盛开,遂称“雁塔秋香”。汉安文庙原为学宫,上世纪90年代尚有配殿两座,今已不存,仅余黄桷树数株。雁塔高不过一丈,显然是仿造唐代长安雁塔题名的故事,在学宫中建起雁塔,以镌刻汉安登科士子的姓名。可以说,雁塔秋香是宋明两代汉安科举繁盛的印证。明代状元杨慎曾说,在宋代蜀地科举极盛,自元代残破后大不如前,惟有汉安“文风冠于一方”。
《汉安八景》之三二林晚眺。根据汉安邑人白马庙黄世傑一九八七年四月撰文:西林寺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已巳(1269年),明代嘉靖年间,参政刘翾(xuan喧)增修上下两寺。万历壬午(1582年)象山刘氏漫书“栖霞境”及“百丈名山”“西天圣境”坊,石梯上之山门石碑。字多风化难辩,赵贞吉手书《楞严经》石刻亦全部漫漶。明代邑人田登《九日登西林》山寺临江一纵观,秋清风景竟漫漫。两行白鹭依云篆,几簇黄花带雨看。兴至不嫌吟管秃,狂馀肯放酒杯干。凌虚颇为轻寒怯,预遣奚奴问鹬(yu)冠。明代万历中副史吴王有《东林晚眺》诗:东林飞阁傍江干,暮景遥遥指点间。青飏(yang扬)暝烟生万灶,红凝夕照映千山。归巢鸟伴穿云走,罢钓渔舟载月还。回首不禁诗思涌,放吟诗阁破天悭(qian千)。二林晚眺以西林古刹与对岸东林寺高阁临江,晴云飘缈,翠屏北耸,沱水湾流,渔歌互唱,夕照斜辉,掩映太白楼,构成天然画景。背山面水,城借山势,山因水兴,江心有个中坝,将江水平分为二,一边河道狭窄,银波飞卷;一边河床平阔,浪静鱼稠,打鱼船来往游弋,甚为壮观;晚上,江枫渔火。从城内望去,宛如人间仙境,极富诗情画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