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讲完了施夫人的凄惨故事,我们继续晋厉公的春秋霸业吧。

晋厉公刚即位便搞了一个自摆乌龙,差点将鲁国推到了楚国阵营。

他痛定思痛,终于开始重视一个重大问题,那便是父亲晋景公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中,关于对世界和平的探索问题。

父亲是对的,自己刚即位,手头要应付的事一大堆,怎么可以四处与诸侯交恶呢?

父亲已经打好了基础,尤其是楚国,明确表示愿与晋国友好相处。这既符合楚国的利益,也符合晋国的利益啊。

那,赶快付诸实施吧。

其实,不止是晋国、楚国要谋求世界和平,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被晋楚两强相争给拖得筋疲力竭了。

尤其是中原的郑国和宋国,每次楚国北上,先要搞郑国,再搞宋国。而每次晋国南下,先要搞宋国,再要搞郑国。

这两个诸侯国,完全就是晋楚两国争夺霸业中的夹心饼干。

郑国还在为晋国曾经扣押过他们的国君郑成公而愤愤不平,这段时间根本就不想鸟晋国。

于是,宋国有人勇敢站了出来,他要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不朽的贡献。

这个人,就是宋国右师华元。右师,是宋国特有的官职,相当于晋国的中军将、齐国的相国、楚国的令尹。

华元一直在关注着世界局势,对晋国和楚国这段时间来互相示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很显然,这两个超级大国累了,他们想坐下来休息休息。

这对整个春秋江湖来讲都是重大利好,而这个重大利好需要有人去积极推动!

那,就让我华元为历史作出这个贡献吧。

华元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他与晋国中军将栾书有私交,与楚国令尹公子婴齐也有私交。

华元曾经作为宋国的人质,留在楚国多年,结果与楚国的令尹公子婴齐结成了好朋友。

他还与晋国的中军将栾书也是好朋友。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但人与人之间,是有着永远的友情的。

华元意欲调解晋楚关系的想法得到了宋国上下的全力支持。

于是,公元前579年,华元不辞辛苦数月间奔波于晋楚之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

晋、楚两国不但充分认识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答应不再互相死磕,还就互相关心的话题充分作了沟通,消除了一些隔阂,一些过分的要求也不再提。

公元前579年5月,在宋国右师华元的主持下,晋国、楚国、宋国与许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盟会。

四个国家都派卿一级高级官员参会,议题只有一个:推动世界和平。

华元作了充分的准备,为大家准备的盟约内容非常具体:

“晋、楚两国不互相征伐,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有难同挡,有患共救。

天下诸侯,若有敢侵楚国者,晋国出兵相助楚国,若有敢侵晋国者,楚国出兵相助晋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