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风店向北,一路经过望都县、保定府、定兴县、涿州、良乡,再过卢沟桥,就能远远望见北平的城墙。

朱棣给李焦一家准备好了一所宅子,李焦的车队里一堆人,连杜大夫也被朱棣诓到了北平,说是北方边关常有战乱,将士们需要一个好大夫。再加上一个人住着也确实寂寞,好不容易有了一群人在身边闹腾,杜大夫推辞了几句,也就随大流了。

人群里只有李三郎有些闷闷不乐,他这一走,李焦虽然将土地之类的东西都拜托了同乡的人照顾,但毕竟也算是背井离乡了,年纪大了不愿动弹。但身边偏偏跟着一个年纪更大的老头子杜大夫,李三郎这些话就说不出口了,人家七老八十还跑,你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有什么可伤感的?

矫情。

李疏雨终于不用干许多活计了,李焦每次看见她的手就心疼一番,十四岁的年纪,手上的皴裂和老茧跟三十多岁的人一样,到了北平,宅子里也有仆人。也算是鸡犬升天了,李焦很憧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马车慢悠悠晃荡了两天,玩了一圈,才格楞楞过了卢沟桥。

“那就是北平城,元朝刘鹗曾写诗说: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会俊良多。”马观鱼手搭凉棚,望着北平城说道,眼神若有若无瞥着坐在李焦身后的李疏雨。

李焦毫不留情面:“大字不识几个,从哪看来的?”

马观鱼脸一下子扭了起来:“朱棣他家就挂着。”

“装什么比呢。”李焦打了个哈欠,吐槽了一句,把李疏雨好奇的脸往后面一掰。

韦佳坐在李疏雨旁边,悄悄凑到李疏雨耳朵旁说了句悄悄话,李疏雨噗嗤一笑,多看了一眼马观鱼。

“怎么了?”马观鱼感觉对面眼神不善,皱眉问道。

李焦早看出来了,指了指他的眼角:“你眼屎没擦干净。”

马观鱼抡起袖子连抹三圈,讪讪地把头转向了车外。

北平城此时还没有变成北京,依然是元大都的轮廓,但相比而言,真定城就不算什么了。朱元璋在全国设置了十三个布政使司,北平就是其中之一,北平布政使司统领了八个府,真定府也在其中。北平府则统辖了四州十一县,北平城开设了十一道门,他们从南边第一个门顺承门入城,朱棣准备的宅子就在顺承门街的安富坊中,紧邻萧墙。

所谓萧墙,是指元朝的皇城宫墙。

朱棣的王府占了萧墙内的隆福宫扩建,旁边是红门,红门外就是安富坊,脚程最多一炷香。

这里是北方最热闹繁华的城市,马车走在街上,四周行人匆匆,一派安谧景象。

安富坊里都是大宅子,马车由马观鱼引领着走进了胡同里,到了第四家停了下来,院子坐北朝南,前后四进,据说是元庭一位大官的宅子,后来破落了。

“收拾了半个月了,已经能住人了,剩下的让他们慢慢再修理就是了。”马观鱼下了马车,把手伸出去想扶李疏雨下车,李焦已经把胳膊伸了过来。

远处两个乞丐唱着莲花落沿街乞讨,声音颤巍巍飘进了几人的耳中。

“原以为人生是住金殿,结果是上当受了个骗。受罪占的是多一半,少一半还是个不松宽。世事大多都是假,真东西不值半文钱。道理能开个杂货店,多的能装几铺篮。公平天平都是胡扯,是非从来是颠倒颠……”

李焦听着奇怪,这莲花落也不要钱要饭,是个混不吝的小曲子。

不过搬家的兴奋让他无暇管这首怪异的歌谣,招呼着众人进了院子。

早有两个小厮两个丫鬟迎了出来,向李焦行了个礼,小厮帮着搬东西,丫鬟引着众人走进了院子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