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三代主神——
初代主神:天神安(An)天空之神,宇宙星辰星座的领主,诸神之父。
苏美尔主神安,最重要的助手有南部的恩基、北部的恩利尔和琻星之神伊南娜。太阳神叫乌图,月神叫南纳,此外还有上百小神。每个神都与一个城市相连。这些神的重要性也随着这些城市政治上的兴衰而变化。而苏美尔人是神用粘土做的,其目的在于服务神。假如神发怒的话他们就使用地震或风暴来惩罚人。苏美尔人认为人只有在神的怜悯下才能生存。
在苏美尔神话中,天神安的形象多种多样,既有正义和仁慈的一面,也有严厉和惩罚的一面。有些故事描绘了安对其他神祇的统治和权威,有些则讲述了他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众神与人类的冲突中,安曾干预并拯救了人类。在苏美尔——洪水泛滥神话中,当恩利尔决定派遣洪水毁灭喧闹的人类时,天神安选择站在人类一边,指示恩基向那亚透露了灾难的来临,帮助他建造了方之舟,从而拯救了人类免遭毁灭。这个故事后来被许多文明所传承,包括巴必伦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和锡箔莱昇经中的那雅方舟故事。
二代主神:恩基——水神与智慧之神,天神安的大儿子,苏美尔文明建立者。
配偶——宁胡尔萨格,生命的缔造者——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主事——琻星女神:伊南娜(Anu),女战神,苏美尔军政外事实际主管者。
风神/风暴之神:恩利尔,天神安的二儿子。诸神的头,负责指挥太空舰队。
恩基,是苏美尔的水神,在巴必伦名字为厄亚,是美索不达米亚七大神祇之一。恩基在苏美尔、啊咔德、亚舒和巴必伦神话中都有出现。恩基与伊南娜的故事广为流传。
苏美语的 En原本是高阶祭司的称号,后来引申有“王”的意思,而 ki是“大地”的意思合起来即是“大地之王”的含义。水神恩基呢并非创世神,但却是文明的创造者。
恩基的本性很正直,只把能力用在助人的用途上,不像伊南娜一类的无赖型神祇总是四处闯祸;他也很善良,对于需要援手的对象,不管是人或神一律一视同仁,连曾经得罪过他的伊南娜求援,他也不吝伸出援手。恩基具备睿智的慈父形象,虽然会惩处制造争端和屠杀的坏分子,但手段也仅止于避开或是解除对方的武装而已。好脾气的恩基,常常以他丰富的幽默感及同情心,安抚暴烈的众神之神恩里尔。在《伊南娜与恩基》的故事中,恩基测试伊南娜,让她有机会带走神圣的宝藏“密”(Me),但遭到挫败之后却未失风度,反而大方认输,并且加强了埃利都以及乌鲁克之间的联系,成了加持伊南娜的神。恩基是美索不达米亚传统中完美的男性典范,也是最受欢迎的神祇之一。在他身上一切的真善美爱与智慧合而为一。
第三代主神玛尔?克
玛尔?克是晚生代神祇,源自古美索不达米亚,是巴必伦的守护神、主神和巴必伦尼亚的国神。最开始是作为雷暴之神,传说中他制服了造成原始混乱局面的怪物迪亚马特之后成为众神之首。
历元前19世纪初,巴必伦独立时还只是个小城邦,被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如伊辛、拉尔萨、亚舒这些更为古老、强大的城邦所掩盖。然而自从汗漠拉彼在历元前18世纪建立帝国,巴必伦就成为了南部占有统治性地位的城邦,同时自(历元前18世纪)汗漠拉彼时代,巴必伦开始兴起对玛尔?克的礼拜。而当巴必伦成为呦发拉底河流域的政治中心之时,玛尔?克开始慢慢升至众神之首的位置,并于历元前两千年的后半叶完全拥有了这个地位。玛尔?克居于巴必伦城的埃萨吉拉神庙内。玛尔?克的占星是木星;他的圣畜是马、狗以及舌分两叉的一只怒蛇(龙),巴必伦城墙就饰以此怒蛇之像。
在神话中玛尔?克被视为“战神”,古代苏美-啊咔德时期的战神,巴必伦城邦之神。其名“玛尔?克”为啊咔德语,似来自苏美尔语“阿玛尔-乌图克”,意为“乌图之幼子”。其名有时作“马尔-杜库”,意为“杜库之子”。恩基的长子……
【玛尔?克呢!也是12维水圣宝灵的分灵之一,所以其从太阴系来到太阳系后——与恩基很自然滴进行了光灵融合——并交换互补了信息库。这之后恩基即玛尔?克(玛尔?克即恩基)——其合神在击败伊南娜的军队后又再次分开,玛尔?克代替恩基继续主持中东地区,所以恩基在苏美尔民众的神话中给玛尔?克定了个恩基长子的身份……而恩基这份光灵则转为龘瑀返回行星东部地区。】
玛尔?克生于阿普苏,也为水之化身,创造五谷并使其丰硕,在击败迪亚马特后重新确定了诸天体运行的轨道,并决定人类的命运,被尊为“万物的创造者,众神之王,万方之主”,被视为木星的化身。在理想的占星学系统中,自汗漠拉彼时代起,玛尔?克就与木星建立了关联。
巴必伦时期
玛尔?克的人物原型并不明确,但后来与水、植物、审判和魔法这些属性产生了关联。他的配偶是女神萨尔帕尼。同时他也被视为水神恩基与母神达姆伽尔努那之子,天神安的继承人。虽然呦发拉底河流域的政治发展或使得玛尔?克的特质失色,但这些政治发展也使得当时的人们将本属于早期众神之首的神祇特质赋予了玛尔?克。比如恩基和恩利尔这两位神祇,他们的力量和属性都被赋予到了玛尔?克身上。
据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的文献典籍,玛尔?克被视为征服巴必伦的神;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即已提及。直至巴必伦第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玛尔?克被奉为主神,其地位在众神之上。
就恩基而言,玛尔?克对他的取代是以和平方式演进的,且过程中也没有抹杀掉恩基的功绩。玛尔?克接受了阿萨鲁卢杜神的身份,成为了恩基的儿子、魔法之神。因为恩基和阿萨鲁卢杜都出身自埃里都,所以玛尔?克也被整合进埃里都众神的行列中。父恩基觉察到了儿子能力的优越,将其对人类的管控也交予他。玛尔?克与恩基的这种关联,首要表明了埃里都曾享有的综合教导中心的地位向巴彼伦的转移,同时也暗示巴必伦早期对埃里都的依赖,并不一定仅仅出于某位政治人物身上,更在于呦发拉底河流域从南向北的文化传播。这种传播也造就了老一代中心埃里都和新一代中心巴必伦。
青铜时代晚期
由于恩基与玛尔?克关系和睦,父亲为支持儿子选择和平退位,然而玛尔?克对尼普尔守护神恩利尔力量和特权的取代,却是以牺牲对方声誉为代价的。前19世纪初,巴必伦独立时还只是个小城邦,被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如伊辛、拉尔萨、亚舒这些更为古老、强大的城邦所掩盖。然而自从汗漠拉彼在前18世纪建立帝国,巴必伦就成为了南部占有统治性地位的城邦,同时对玛尔?克的礼拜也使得恩利尔的地位暗淡。虽然后来巴必伦尼亚在加喜特人的统治下(约公元前1595年-前1157年),对尼普尔和恩利尔的礼拜曾复兴了超过4个世纪,但在与恩利尔的较量中,玛尔?克最终还是赢得了永恒的胜利。
公元前18世纪,在汗漠拉彼的统治下巴必伦成为了美索不达米亚的主要城市,此时巴必伦的守护神也被抬高至至高无上的神的地位。巴必伦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就记载了玛尔?克是如何夺取的权利。诗中记述了玛尔?克的诞生、英雄事迹以及他众神之神的地位,这可视为一种美索不达米亚护教士的形式。马尔杜克的50个名字也收录在这部史诗中。
在《埃努玛·埃利什》的记载中,神祇间的内战曾战至高潮。阿努纳奇的神祇们合力希望能寻找到一位能助其赢得战局的神。此时年轻的玛尔?克回应号召参战,事成的回报是将被尊为众神之首。
为了准备作战,玛尔?克打造了一张强弓,为箭配上箭羽,手握钉头锤,在阵前施放雷电,往身体里贮存火焰。他又造了一张巨网圈了住迪亚马特,聚齐了四面风让她不得脱身,接着又招来旋风、龙卷风等七种恶风,用他最强大的武器——雨洪(rain-flood)——去攻击迪亚马特。随后他跨上暴风雨战车前去迎战,还给拉着战车的四匹战马嘴里浸满毒汁,而他自己嘴里叼着一道符咒,手里攥着解毒草药。
起初,玛尔?克挑战的是阿努纳奇的神祇之首——原初之海的龙迪亚马特。在决斗中他施陷阱令其落入网中,又操纵暴风吹胀了她的身体,最后以一支箭刺穿腹部击败了她。
继而,玛尔?克与提亚玛特任命的主帅金固交战,他无理地夺下了金固佩戴在胸前的命运泥版,在上面封上自己的印记,挂在胸前。之后在玛尔?克的统治下,神祇闲暇从容,而人类自将生下来就背负着生活的重担。
玛尔?克被描绘成人类时,通常会配有的标志是自Tishpak神(Tishpak)手中接管的蛇龙(即怒蛇),另一个玛尔?克的象征是铲子。
巴必伦文献则记载埃里都是玛尔?克创造的第一座城市,称其为“圣城,众神喜悦的居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