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滢回到镇北侯府,沈氏身边的婆子已经在藕香院的正堂里等候多时了。
“夫人交待了,看大姑奶奶有没有时间,若有时间就回去一趟,若没有,就三天后回去,咱们五娘要后天出嫁,九月初十,姑奶奶千万别记岔了。”
那婆子再三交待道。
“三位主母听说大姑奶奶需要银子,就托老奴带了一些过来,这是沈家老祖宗临走的时候给夫人的。”那婆子说着打开紧紧抱在怀里的包裹,笑道:“姑奶奶点一下,夫人让老奴带了十五万两银子过来。若是不够,夫人再想办法。”
孙滢一个头大,忙笑道:“你回去告诉夫人,有银子了,让她不用操心,有了阿娘给的这些,就一点都不差了。”
说着孙滢拉住了婆子的手,郑重其事的道:“以后你一定要规劝母亲,不可再拿这么多银子出门,不安全。”
那婆子忽然朝孙滢古怪一笑,反手扣住了孙滢的手腕,“姑奶奶看看老奴这招,出门带银子可否妥当?”
话还未说完,孙滢的小鹿皮靴子已经朝她的下盘扫去,却被那婆子灵巧的躲开了。
“姑奶奶手下留情,老奴就是想证实一下自己虽然打不过您,但自保尚不成问题。”婆子一边躲避一边哀求道。
孙滢收起了攻势。
“马马虎虎,你到底是谁的人?”母亲和沈家都不可能寻到这种好手。
“老奴的孙子是悟真师父给医治好的,老奴答应在沈夫人身边为奴五年。”
原来如此,是师父的手笔,那她就放心了。
“敢问嬷嬷嬷如何称呼?”孙滢问道。
那婆子笑道:“我本姓姓汤,夫人叫我汤婆子就好。”.
这一听就是假名字,还汤婆子!不过大家都是久走江湖之人,看破不说破而己,若她真用了真名号不知又要招惹多少是非,多一事不如少事。
不过第二日孙滢还老实的禀告了顾老太太要回娘家一趟,顾老太太叹道:“这个尴尬了,昨天你渏妹妹那里送了一面西洋镜,今天你清妹妹若要出门,可就没有宝贝送了。”
孙滢笑着安抚老太太道:“母亲,我还有些铺面,我若去了明州三年再回来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形,我想给五娘和六娘一人三间铺子,五娘和六娘的生母原是我母亲的丫鬟,在救我母亲时出了大力,我那时已经发过誓,要待她们如亲姐妹,我马上就要离开京都了,都交待掌柜交待妥了,等她们一成亲铺子就过户到她们名下。”
顾老太太笑道:“你这丫头就是太善良,前儿不还在说资金周转不过来?我让铺子里的掌柜将陆氏用不着的银子也抽出来了,大约有二十万两,你看不够,若是不够我让你三个哥哥再想想办法。”
孙滢想了想,终是话嘴边又咽了下去,笑道:“谢谢母亲,有了母亲这二十万肯定就周转开了。您放心,等到我周转开了,就将这银子还上。”
顾老太太笑道:“也不用这么着急,这都是我给你三哥和你侄儿侄女存起来成亲用的。你中记得在他们成亲前将银子还上就行了。”
孙滢忙做了保证:“母亲放心,到时候会本金带利息一并还上。其他各家也是一样,每月照市面上借钱的利息算。”
老太太只坐在那里喝茶,也不搭话。
孙滢讪讪地住了嘴,脸腾地下红得发烫。
她是不是太市侩了?
老太太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这丫头,说你爱财吧,你对亲人又非常的大方,说你不爱财吧,你又在那算计来算计去。”
孙滢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大方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我自己的很多银子,没有银子,想大方也无从大方,可能是因为我比旁从都幸运,有沈家和老太太为我撑腰。”
“你这丫头,净说大实话,没银子谁也大方不起来。像你现在还是要存一部分银子,免得哪天落势了,没银子用。”顾老太太说道。
“嗯。我记住了。”别人都在阿谀奉承她,唯有老太太提醒她,要未雨绸缪,多存银子。
这是肺腑之言,她要铭记在心。
老太太笑道:“不是要去你生母那里,早些去。”
孙滢想了想直接叫了她铺子上的大管事吩咐他各送三间铺子给五娘和六娘。
坐在马车上,孙滢向妙律道:“老太太言之有理,咱们也要存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这次去明州,你将床头柜里的五十万两白银,全部兑成金砖,外面做成普通砖的样式,在离京近的州买一套不起眼的宅子,将这些砖存在宅子里,再找两个老成一点的下人过去看着宅子。这件事不急着现在去做,你先选好地址,每个月从咱们的在京的铺子里抽出十万两以金砖铸之,存好。记住,咱们离京开始,就可以做这件事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百草堂,孙滢下了马车。
里面的巷子有些窄,车夫将马车弄进巷子里反倒有些不方便。
沈氏见了孙滢心疼得不得了,摸着她的脸颊叹道:“你这丫头,好容易脸颊上有点肉,这下一操心又全是骨头了。任他天大的事,都要好好吃饭。”
天天晚上陆虞闹腾她半宿,吃不好,睡不好,能长胖才怪!
但这些话尽管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孙滢也无法宣之于口,唯有笑着不说话,只低了头喝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