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江三田是在冬天过年的前一些天走的,走的挺突然的。江成那时候还是供销总社的司机,过年期间正忙的时候。没见上最后一面,但得知消息的时候,他还是赶回去了的。所有的恩恩怨怨,人走茶凉,有什么好记恨的,何况又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
江娟点了点头,到了她这一代,更不知道长辈的恩恩怨怨。只是知道她这边的人,跟爷爷那边的亲戚相处的不和善。
中午,家里弄了四菜一汤。辣椒配大蒜叶爆炒黄鳝,肉丝茄子,香菇炖野鸭,炒鸡蛋,还有一个大白菜。
刘丽在江家现在吃饭也放的开了,但也没有逮到一顿好的就往死里造的程度。三碗米饭,不多也不少,吃菜也比较随意,喜欢吃就夹。
吃过饭后,也不需要周灵莹收拾,江成拉着她带着女儿先回了房间。
“爹让娟子带话了,说奶奶那边病了躺床上很多天了。”江成抱着奶香味的老四江思思说道。
“你打算怎么做。”周灵莹询问道。
“回去一趟吧,明天早上带着女儿开车回去,到了那边看看情况再说。”江成说道。
周灵莹一听奶奶在床上躺很多天,也是瞬间明白怎么回事。这样的情况,可能真的是说走就走的。
而去了那边,也不是说见一下就回来的。得看具体情况,要是严重的话,明知道可能撑不了几天的,人得在那边待着。
但江昭昭也没有几天要开学了,不管那边什么情况,最多江成留在那边。周灵莹起码得回来送女儿上学,然后让江娟照应,再回去办理后事什么的。
“那我下午收拾一下衣物,去那边把电风扇放车上带去吧。”周灵莹说道。
现在开阳村那边也通电了,周灵莹刚跟江成认识的时候,江成家还没通电。不过当年周灵莹在知青队的时候就算有电,唯一的电器也不过是电灯泡。
江成以前的房子被两个侄子住着,这次回去肯定要他们腾出房间来。可如今四个女儿加他们两个,一张床得很挤。
不过现在天热,带凉席去铺地上也能睡。凉席下面垫一些稻草就可以了,老家的地面可是那种硬泥土,不是水泥地面。
这要回金河公社去,周灵莹除了收拾衣物,主要带的还是一些防止蚊虫的东西。吃的喝的也就是大概带一些走,有江成在,真要拿什么东西,开车一个来回也就几个小时的事。
跟周灵莹谈完事情,江成又陪女儿玩耍了。没穿越之前,江成别说女儿了,连老婆都没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有女儿奴属性。
以前只想成为别人家女儿的黄毛,现在是想着女儿以后要是大了,一些他感觉吊儿郎当的男子敢接近他女儿,要他们好看。
第二天,一大早江成就趁天气凉快出门开车回金河公社了。
而这次回村里,江成还得感谢从香江回来的陈平,他出资给村里到镇上修了一条砂石路。不过这条路虽然是陈平一个人出资,但村里也出力了的。
一条从村里到镇上,一公里多的路,了四千多块钱。按照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标准,很多人十年都挣不到这个钱。
而不要以为在这个年代修路就便宜,一公里多看上去不长,就一千多米。但平均到米上,几块钱就够买材料的。
这还只是修了一条两米多宽的砂石路,还不是水泥路。修水泥路的话,一条村道能修掉陈平一半的钱,要是村里连人工都不出,一条一公里的路在这个年代能把陈平修穷来。
并且这还只是修的二米二宽的路,汽车也只是能单行。
这也是这个年代为什么很多穷的地方渴望修路,但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原因。财政根本不允许,要是谁在任职期间,能给百姓修路,那就是很大的政绩。
也是这个年代,华侨落叶归根,出资修路建桥能立碑的原因。甚至还能冠名,而开阳村如今通往镇里的这条路就被冠名了,以陈平为名叫陈平路。
但江成是后世过来的人,知道一些人回国的确是好意,给大家做贡献,顺带留名故乡。可想法是好的,这个时代的领导也尊重和感激这些人。
可你抵挡不住后世一些人的无耻呀,现在陈平出钱修这样一条路,是乡镇领导的政绩。但随着未来的发展,乡镇还有村里都回通同往县城的路。
那时候一条水泥路修过来,现在陈平修的这一条路早晚被覆盖。然后路名也就没了,变成一条很长的道路,直接给你来一个幸福南路北路什么的。
反正当年那么多华侨修路修桥的,能留下的有多少。甚至后世谁还自掏腰包修桥铺路什么的,都属于违建,轻则罚款,重的情况下还要追责。
现在让华侨修桥铺路,那是因为修路要很多钱。后世不让大家修桥铺路,那也是因为要‘很多’钱。你要修便宜了,质量还不比人家差,你让人家上面怎么交代。
而且你好心把桥和路修好了,人家要你好心嘛。
江成反正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是他小气,而是他哪怕是穿越者,很多东西也改变不了。
早上九点多,江成开车直接到达了村里,可惜他家里不是在路边,还要进去一百米左右。车子只能停在路边的泥土上,不影响别人行走。
江成是可以钱修一下家里到路边的道路,以后可以直接开车到家门口。但过一年就包产到户了,开阳村离镇上近,反正不管土地好坏,就要离镇上近的,不要田地都无所谓。
那时候自建房,再修一段靠近路边上的路就可以。
至于现在老房子这边,就都给嫂子和两个侄子就是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