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下来喝杯茶吗。”
“不了。”为首的记者开口道。
随后就拿着摄像机打开门离开了,伴随着脚步声的越来越淡,小院又再度冷清下来。
李卫国把《文化苦旅》的稿子收了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写作《文化苦旅》的稿子算是写了一半,可以提前整理起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北平文艺》。
除了这边正文以外,他手里头还得写奥威尔小说的翻译,还有《边城》的剧本,剧本这玩意相对少一点花一个星期就能写完……
一个小时过去,李卫国的时候也不免有一点手酸,现在是晚上六点左右,舒婷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回家,他现在闲的无聊。
此时候的街道外面可不算太平静,外面的人刚下完棋,小小的巷子里面就走了一个人冲着刚打算回家的众人们说道:
“听说院子里面最近又有大电影。”
“啥大电影,上回的那个《大军阀》还挺好看的。”
“《狼牙山五壮士》。”
“这可是一部经典的好电影呀,过去看看去!”
众人听了这话,赶忙跟了过去,反正这会儿也没事情干,有免费电影干嘛不看,这可比在这干坐着好多了。
李卫国也打算收拾一下出门,上回是因为写稿子的原因没有看上电影,这回他必须得去试试,免费的电影不看白不看。
只是这时候舒婷不在有点可惜,她在学校里面的导师找她有点事情,据说是关于文学这方面资料的参考。
这个教授也是一个在文学界非常知名的人物,但是他并非是作家从事的是文学评论,算是文学界里面的人,但他的作品不是文学作品。
大多数是把一些大作家的作品找出来挑刺,比如莫言就曾经被语文学评论家所批评过。
比如说莫言就曾经拥有尺度把握的问题,这就是他那本作品被吐槽最多的地方,还有他的文笔半白半生,读起来既不轻松,也不是特别的有艺术气息。
在一个就是长篇小说的同时,细节又比较粗糙,在他笔下,许多所谓特立独行的人也是粗糙简单。
缺乏可信的几乎是各方势力都要硬找出来一个特点,这也就导致了莫言笔下的人物重要的点是感觉和空间。
以上的这篇文学评论是文秀明主编写的《当代文学现象和文学热点》,李卫国认为自己距离能够写文学评论还远着。
毕竟写这玩意就离不开扎实的知识,还有对文学的理解能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