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的采访全是真情实感,刚开始有些不自然,习惯了镜头以后便顺畅了很多,说到最后眼里隐隐有些泪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对梁凡的情绪也更加复杂,同时也多出一份忧虑。因为他是《小巷有光》的第一位主人公,团队的目的不光光是记录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做一部纪录片去交课题作业,而是想真正的帮助别人,给予温暖和希望,让他们看见人生的光亮,在之后能摆脱黑暗,重新开始。

团队小组在拍摄之前准备了好几个方案,甚至还研究了心理学,联系了好几个心理老师交流解惑。生活上梁凡其实并不缺什么,每隔几个礼拜就有不少爱心人士捐赠各种各样的物品,金钱上的帮助其实也起不到作用,而且经了解,梁凡家里是低保户,多年来政府和学校都资助了不少钱,加上各路捐款还有当年他父亲在工地死亡的赔偿款,其实金额能支撑他上大学甚至够换一个更大更好的房子了。可听闻梁凡平常十分节俭,钱都存了起来,自己也不舍得花,平常都是用来给奶奶看病吃药。

情况有些复杂,沈时悠眉头紧皱,外物的帮助作用微乎其微,要想扭转境况,怕是得换一个思路。

大家都对吴老师的拍摄非常满意,接下来就是班上同学的采访,这次的效果就不尽人意了。

沈时悠在后面看着那些同学的采访,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各个都像是背书似的,“梁同学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同学,也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冲突,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同学……”

看似大家都没有歧视梁凡,对他很友好,但私下里却刻意疏远,不少女生甚至不愿坐在他的周围,平常都想方设法都避开他。

每个被采访的小孩几乎都十分生硬,面对镜头表演节目。沈时悠想起了自己读书的时候,学校时不时就有领导抽查,每个人都要说“我们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从不拖堂、从不补课、没什么课后作业、天天都能睡午觉、食堂饭量大且好吃、老师敬业且亲和……”

总之在镜头下表演痕迹很重,效果也不好,导演说后期的时候挑出几个能看的片段,其他镜头都剪了。

紧接着就去之前给梁凡做过心理疏导的老师做采访,最后在学校里取了一些其他的景,沈时悠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沉默着翻手机,地图都快被她翻烂了。

天色渐晚,大家伙儿还是在宾馆留宿。回去的路上,沈时悠闷闷的,还是冯申杰眼尖心细,第一个出声询问。

“怎么了小悠,心情不好还是今天拍摄有点累了?”

女孩连忙摆手,她都没出什么力怎么敢说累?她是因为梁凡的事情担忧,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

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说出来。

“梁凡这个情况,心理疏导几乎没什么作用,伤害已经不可逆了,别人没办法说服他。虽然无法从外部出手,但要是换个思路呢?让梁凡自己转变思想,只有他愿意改变,那些方法才会有作用。”

姚嘉佳几人点点头,认可沈时悠的观点,只是那个叫孟达林态度不是很好,质问道:“说的轻松,这情况谁看不出来?”

冯申杰出来打圆场:“小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姚嘉佳点点头:“对,小悠你有什么办法吗?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我们这个团队都是年轻人,都很包容的,只要对拍摄有利,我们愿意试一试。”

听到这,沈时悠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很草率和很荒诞的想法。

众人听后,都沉默了,孟达林明显觉得不可行,一直摇头。女孩也知道很不切实际,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冯申杰摸了摸下巴,看样子在做决定,他是此次拍摄的导演,有足够的领导力和话语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