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过几句,余路便目送着刘佳妮和张景清骑着车走了。
余路跟苏婉说了句,“再见,我也先走了。”
他便骑着车走了,顺路走去了出版社,他凭着自己以前在出版社写书的经验,穿越过来就尝试投过稿了,按照这个时代的风格,写一写革新开放的故事,也算受点欢迎。
写了七七八八,也寄了篇文章给京城的人民文学杂志,不过现在领的是江城出版社的稿费。
不过多久,就到了那水泥楼下,很标准八层,因为父母都是职工,分到了一间,不过还是有些拥挤,自己和妹妹不得不挤在一个房间。
他们家在二楼,锁好车,余路就走上楼,打开门。
余晓晓坐在沙发上看动画,葫芦兄弟,很经典的动漫,就算是他儿时也经常在少儿频道播出。
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
叶桂英急匆匆的从门外走了进来,她抽出点中午吃饭的时间回来看看余路。
也是想着看看儿子的高考成绩。
坐着沙发看电视的余路看着来人,连忙起身给她倒了一杯水。
“妈,你怎么回来了。”
叶桂英越发觉得奇怪了,这几天这个儿子越发懂事起来了,难道是到了年龄?不过她也没空想这些,问:
“我回来看看,听说你今天出成绩,怎么样?”
“我,您还不知道吗?落榜了。”
“哎!落榜了没事,正好过几年我找仓里关系把你送进去,我在家好好照顾你妹妹。”
去年就取消了接班制度,可是明削暗增而已。
“炼钢厂的工位?我可不愿意去。”
“不愿意去,那你干什么,游手好闲等着我们老死吗?你也吃不了一辈子。”
“妈,您就别操心了,我最近也在想事业,您看。”余路递出一张十元,“这是我在出版社结的稿费。”
他无非就是想表示自己可以赚钱,不要担心,饿不死。
“你难道准备当什么作家,你要知道,那东西养不活人。”
余路点头,“这些我都知道,过两年,我要是没工作就接您班,行吗?”
叶桂英才放下心来。
“也好,你高考成绩不好,放放一年的心也不错,对了我给你介绍的那个刘家的姑娘,你见过吗?”
那是叶桂英工友的女儿,算得上门当户对了,可是对于余路来说,就是不喜欢这种被安排的婚事。“好了,好了,您老喝口水,慢慢休息一下,待会去上班。”
他坐下,继续看着电视。
按照着书上或者电视上的。77年后,因为高考,一部分人起飞了,80年代开始的乡镇企业也带起来一部分人。
自己没有赶上前两次机会,但必须要攀上下面几个阶段的火车。
现在这个时候,最好发财的方式,也是最快的,就是依靠计划内低买进,计划外高卖出,简称倒爷。实现原始积累。
倒卖那些东西,不过按照自己这点资产,当倒爷的机会都是有些渺茫,想着晚上找找父亲,借个百八十块,然后去上海看看。
买的时髦的东西回这里卖。
其实对于这些东西都是一知半解,所以他也不敢贸然行动,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些红线可碰不到,有些东西也要看看度。
反正靠着文学的敏感性,以及对于时代的那点前瞻性,靠着出版,也能搞出个名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