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沉星隐,晨曦微露,太湖之畔,雾霭缭绕,宛如仙境。四人自山洞而出,立于湖畔,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感慨万千。李丽萍忽忆起昨夜梦中所遇之谜,遂提议以此谜为引,若能解之,则正式加入周润一行,共游无锡,探寻更多历史遗珠。

周润闻言,颔首笑道:“丽萍妹妹既有此雅兴,吾等自当奉陪。请出谜面吧。”

李丽萍微微一笑,轻启朱唇:“谜面乃是一诗,‘湖光山色两相宜,千古英雄梦未已。试问太湖谁为主,渔歌唱晚归帆里。’请诸位以无锡历史为引,解此诗谜。”

陈芊芊闻言,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道:“此诗似在隐喻太湖之畔的某位英雄人物,然无锡历史上豪杰辈出,难以一语道破。莫非是指那春秋吴国夫差,以其霸业之梦,映照太湖之水?”

羞花轻摇罗扇,掩口而笑:“芊芊姐姐所言差矣,夫差虽强,然终败于勾践之手,其梦未已,却已成空。此谜或指那东汉末年,东吴奠基人孙坚、孙策父子,他们起于微末,逐鹿中原,太湖亦曾见证其辉煌。”

周润沉吟不语,目光深邃,似在思索更深的含义。忽而,她眼前一亮,笑道:“吾观此谜,非指具体之人,而是寓意太湖之畔,英雄辈出,代代相传,其精神如这湖水一般,绵延不绝。渔歌唱晚,归帆影里,正是太湖儿女安居乐业、和谐共生的写照。”

李丽萍闻言,拍手笑道:“周姐姐果然高见,此谜正解。吾愿以此谜为契机,正式加入诸位之行,共探无锡历史,领略太湖之美。”

众人闻言,皆大欢喜。于是,四人结伴而行,穿梭于无锡的古城小巷,寻幽探秘,诗酒会友,乐而忘返。

一日,四人行至鼋头渚,正值春日,樱花烂漫,如云似霞。周润感慨道:“昔日,此处乃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地,今日吾等亦当效仿先贤,以诗会友,如何?”

众人皆以为然,遂于樱花树下,设案铺纸,挥毫泼墨。陈芊芊先成一首:“太湖春色浓如酒,樱花烂漫映晴空。游人如织欢声笑,共赏芳华醉意中。”

羞花亦不甘示弱,和诗一首:“碧水青山映彩霞,樱花瓣瓣落谁家。风拂柳丝情缱绻,太湖春色满天涯。”

李丽萍见状,微微一笑,提笔写道:“古韵今风共一堂,太湖美景入诗行。巾帼不让须眉志,共探历史话沧桑。”

周润最后挥毫,总结全篇:“四子同游太湖畔,诗酒会友乐未央。古今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谈中。”

诗成,四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同游,共赏太湖之美。

随后数日,四人遍访无锡古迹,从阖闾城遗址到寄畅园,从惠山古镇到南禅寺,每一处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与欢声笑语。在探访过程中,她们不仅领略了无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更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文化魅力。

某日,四人行至梅园,正值梅花盛开之际,香气袭人。周润提议道:“吾等既已游历无锡多日,对太湖之秘与无锡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何不借此机会,以无锡历史为背景,各扮一历史人物,共演一出‘古今对话’,以慰先贤?”

众人闻言,皆觉此议甚妙。于是,周润化身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母姚氏,以“精忠报国”之志激励后人;陈芊芊则扮作唐代女诗人薛涛,以才情横溢之姿,吟咏太湖之美;羞花则成了明代才女冯小青,以哀婉缠绵之诗,抒发对太湖的深情厚谊;而李丽萍,则选择了清代女词人顾太清,以其清丽脱俗之词,赞美无锡之春。

四人于梅园之中,或吟或唱,或舞或蹈,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话太湖。周围游客闻声而来,皆被这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古今对话”所吸引,纷纷驻足观赏,赞叹不已。

随着夕阳西下,四人的“古今对话”也缓缓落下帷幕。她们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喜悦。这段旅程不仅让她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锡的历史与文化,更让她们在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无锡之行,实乃吾等人生之幸事。”周润感慨道,“太湖之美,无锡之韵,皆已深深烙印于吾心之中。”

“确实如此。”陈芊芊点头赞同,“吾等虽为幻影,却能亲历此境,感受无锡之古今交融之美,此生无憾矣。”

羞花则笑道:“吾等虽已化身古人,却能以诗会友,共赏太湖春光,亦是难得之机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