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尚书房内:
皇帝的老师,傅以渐坐在案桌上,边翻看皇帝的课业边赞叹道“皇上,您现在已经饱读诗书,四书五经更是背的滚瓜烂熟!隔日一讲的经筵,就连明代的宗室、君主们都觉得枯燥无味,时常翘课,遂改为一月一讲。您却犹嫌讲课进度太慢,改为了每日进讲。微臣虽是您的老师,却也是对您佩服万分!”
“朕听政之闲暇,就爱批阅典籍。殊觉乐趣横生,故乐此不疲。学习这么快乐的事情,当然要天天进行!明朝怎么亡国的,不就是一群败家子,不思进取吗?朕要做明君!”
“皇上圣明。”
“今朕心犹然未惬,不如这样,今后讲书由朕躬亲!傅师傅,您只需要听听朕讲的对不对,给朕纠纠错!”
“皇上,如果以后课本都由您讲,那臣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臣才疏学浅,愿告老还乡!”
“诶?傅师傅,朕不是这个意思!”
傅以渐跪下道
“皇上,臣学识微浅,已经不能胜任您的师傅了。”
“傅师傅,你3岁能诵读,5岁熟记经史,不遗一字,10岁工属文,博览群书,你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又博览群书,还是我朝第一个状元,怎就做不了朕的老师?”
“皇上,骏马才能配得上金鞍,毛驴怎么能入得了金殿呢?臣出生寒微,又是个汉臣,恐教不好皇上!不过,臣倒是可以给皇上推荐一个人,人品学问甚佳,堪当皇上的老师!”
“哦?是谁?”
“陈廷敬。他虽也是汉臣,但胜在品行,为人真诚且正直,是连那些满洲大臣都要敬佩三分的,有他来教您,定能服众!”
“传陈廷敬!授陈廷敬迁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让他每天都在弘德殿讲经。”
“皇上,其实臣也不想离开皇上,只是身不由己,太皇太后一直都想给您找个蒙古师傅,已经多次提醒臣,叫臣告老还乡,回去颐养天年了,可臣舍不得皇上!”
“这个朕自然知道,现下,朕已精通满蒙语,就连英国:俄国、法国、德国的语言,朕也略懂皮毛,这就够了。朕更想学的是汉族的儒家文化!既然你给朕找了陈廷敬,那朕就特许你回家养老。只是你回去,别忘了多多给朕写信。”
“谢皇上恩典与厚爱。”
……
傅以渐告老还乡没几天,皇上就收到了傅以渐死了的消息。
“陈师傅,傅师傅他死了!朕已经安排了厚葬!哎!他是朕的第一个师傅,朕觉得他死的蹊跷,走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就这样去了呢?”
“皇上,所以您要学习,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您才能保护身边的人。”
“嗯,陈师傅,朕考考你!老百姓说法家荒谬,儒家迂腐,这些书沽名钓誉!而且会让人变成书呆子!你怎么看?”
“微臣并不觉得法家荒谬,儒家迂腐!相反,不懂法家、一知半解的人才会污蔑法家!儒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皇上怎么看?”
“论语有,治理天下的能力?”
“那商鞅的驭民六术,皇上读过没有?”
“听名字,应该也是管理百姓的。”
“对,这些书本来就是工具,可有些人却当做了人生真理!”
“工具?那怎么用?”
“皇上,君子不弃,是什么意思?”
“君子不应该像个器物一样,被人用来用去”
“所以避免自己成为器物,也不要把别人当做君子。”
“这样,朕,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皇上,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才长戚戚。”
“妙哉,陈师傅,您真是一言点醒朕,让朕豁然开朗啊!朕懂了,原来那汉武帝,罢黜百家,儒术独尊也是利用儒家文化当工具!您是在告诉朕,书籍仅仅是用来借鉴,而非真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治国,也并非某样学问就有多神圣!读书读傻了的人,就相当于拿尺子量过的东西。他就认为这个东西就不会再变了!正所谓规矩是创建出来的,你遵守规矩,不代表你不能创造规矩。真是瞬间让朕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陈师傅,我们要借鉴古人,智慧于人,于己才是。”
“皇上,微臣在给您推荐位师傅,可以和臣一同给您授课。术业有专攻,他对理学颇有研究。”
“谁?”
“熊赐履”
“行,明天让他来。今天你就在讲讲孟子吧。”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其进锐者,其退速。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第二日朝堂上:
鳌拜慷慨成词道“自先帝以来,都是熟读满文,皇上,只有满文才是最应该学习的!”
熊赐履站在理学的立场,对鳌拜道“皇上,臣认为应以儒学治国安邦,治理国家的根本要领在于皇帝的治国理念,治国理念是处理各种重要事务的关键,是万事的起始,所以朝廷百官人员必须心正,心术不正是万万不能进入朝廷的!”
鳌拜气急败坏道“你……你说谁心术不正?”
“鳌中堂,如此抵制儒家文化,罢免老臣日讲,臣认为应当恢复经筵日讲,皇帝要饱读诗书,学习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这样,我们这些信奉儒学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帝接触和交流。在朝堂上也才能有更为平等的发言机会。皇帝要讲求实际,躬行儒学才是啊。”
遏必隆也道“皇上休得听他一派胡言乱政!”
皇上道“让他继续说”
“皇上,儒家文化有五点好,第一,致治以服人心为本。第二,民为邦本,休养生息。要服人心,最重要的是要改善百姓生活,使其能够安居乐业。第三,清心寡欲,临下以简。第四,用人惟慎,好问好察。第五,为政务实,不尚空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