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玉案后,大明还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将领?

而到了永乐一朝,一直到最后,只是零星出现过一些善战的武将。

但朱标还看到了一点,那就是即便没有蓝玉案,没有朱棣再杀一次,大明优秀的将领,就真的不会出现断档吗?

朱标深知如今这些淮西武将勋贵的子嗣是个什么样了,就这些人,朱标说真的,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哪怕是徐达、常遇春的子嗣,都有这个问题。

反而是明初的王爷,也就是朱樉、朱棡、朱棣这批人,反而一个比一个能打。

这些王爷治理能力或许差了一点,但因为对标的是塞王,打仗的本事,那是真的没得说,都很强。

而他那些还小的弟弟们,其中还有很多喜欢地理、物理、机械、绘画、诗词歌赋,以及治理地方的人,就如朱标之前想的,朱元璋用大把的钱来养宗室确实不该,但明初的宗室,是真的对得起这笔支出。

明初的这些王爷,除了朱元璋老了以后,没有多大精力管束,有一些出现变形,但在朱元璋老来之前成年的王爷,每个人的能力,总有一项是拔尖的。

而这些武将勋贵,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朱标是真的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武院,也就应运而生。

这个武院,说白了,在朱标心中就是培养大明武将人才的,相当于就是军事学院,可不能因为一个‘武’字,就单纯的觉得是武艺决定的。

在以后,个人勇武的占比因素会越来越低,因为朱标更加清楚,今后将会是火器的时代,个人勇武,将逐渐会成为过去式。

而这个武院,在朱标的设想中,并不单单是为了这些武将的子嗣,大明天下所有人,都有可能会成为武院中的一个学员。

这个武院,是朱标在这件事发生后,才想出来的,具体的,他还没有去细细思考,如今说出来,就是想先拿出来钓鱼,试试这些人的想法,以及朝堂众人、天下人的想法。

他现在说的这些,朱标敢说,只要郭兴传下去,这些事最后都会传出去的,肯定会被朝堂的人知晓,他正好看看反应。

朱元璋有一句话,朱标是真的无比认同的,任何举措,实施任何政策,并不是他觉得对大明好就可以轻易实行的,必须要思考出前因后果,考虑当下,考虑所有人,最终再经过全盘思考,再来决定是否执行。

至于他画的另外一个饼,则是朱标自己的野望了,在朱标眼中,大明还是有些小了,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好地方,他要是不试着去打下来,造福后代,朱标觉得自己就是有罪。

别人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哪些富庶的地方,但他可是非常清楚的啊。

除了富庶,就是有些地方,是哪怕不富庶,他都必须要清除的。

只是这些都还只是他的计划,只是一个设想,因为短时间无法实现罢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有两大拦路虎,民生与北征,这两个不解决,他想要实现自己的野望,根本不可能。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改变的原因,他只是想要大明,变得更加强大,让他去实现自己的野望罢了。

这,不算错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