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重新入座,办公室里只剩下王霞与何雨柱相对而坐。
王霞首先打破沉默,笑着拉起了家常。
“柱子,你这几年可是帮了大忙。要是没有你帮衬,还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乱子。”
回来四九城的这几年里,因为保密的需要,对外的交集大大减少。
除了两位师父家之外,其他的朋友只能在中秋和过年的时候,上门简单拜访。
从北方出差回来,被调走之后,更加严格。
他空闲时间实在太少,陪老婆孩子都嫌少,自然先紧着和家人相处。
在节日里上门拜访问候的事情,只好由陈雪茹出面。
“您甭客气!大家都过得不容易,能帮上就成。
再说了,王姨您都找我开口了,我不能不给您面。”
这两年困难时间,街道办自身本就困难,还要管着这么多户人,更是雪上加霜。
她作为主任,既要稳定街道办人心,还要及时处理杂事,防止出现极端情况。
而最能稳定人心的东西,非吃食莫属。
只要有最低限度的供应,哪怕是一碗稀粥或者面糊糊,起码给人希望不是。
在城外供应给鲁启福的物资不是主粮,而是鸡蛋之类的食物。
何雨柱想着数量要求不多,面对求上门的王霞,点头应承下来。
每半个月提供一车杂面,总量不会超过一千斤。
毕竟不会想着独自补贴几万人的口粮,他做不到也不能做。
这个数量太大了,少说每月得有上百吨。
光是这个数量堆在那里都是一座小山,上哪找那么大个地方去。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这些杂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自会有作用。
至于为什么刚好是一车,当然是蔡全无有一辆拉货三轮车。
干这种事情,运输粮食肯定得用靠得住的人。
本来是件小事,要是被人背刺捅出来,那就弄得大家都不好看。
蔡全无口风紧,心里嘹亮,只管到地方上货,拉到街道办找固定的人入账。
当何雨柱找上门来要求帮忙,他直接点头答应,从不问里面是什么。
一来知道便宜大侄子不会害他,没有这个必要。
二来隐约明白是在干什么,救人的事情他乐意出把力。
不管怎么讲,他既不清楚里面什么东西,又不收钱牟利。
我做好事还犯法嘛?这话见谁都挺直腰杆说。
“唉~你是不知道,要是没有这批粮食,可要出人命不可。
有了这些能够周转一下,起码不会闹出事。”
王霞回想着这些事,感慨不已,突然语气一顿,似乎想到什么,
“你原来住的那个大院子还记得吧?可是闹得不像样。
要不是怕闹出事故,我真不想把这粮食用到里面。”
自从换房离开四合院,何雨柱哪有这闲功夫搭理那里发生了什么。
猛然听到她提起,他倒是有些好奇发生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
“哦?我打小在那里长大,哪里能忘。您知道的,我自搬走之后,再没回去过。
还真不知道发什么了啥,要不您展开说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