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哈!啊呜~!可疼死俺喽~,我日你先人板板的林神医呐~!你这哪里是在救俺嘞,你特娘就是在杀人害命呐!救命哇!亲爹啊,亲娘哈,好兄弟们呐,都快来救救俺吧~,呜呜呜~”
简陋的草庐中不断传来惨呼、挣扎、谩骂声音,然后就渐渐没了声息。草庐外的人哪怕听得毛骨悚然,也不敢越了雷池半步,冲进草庐里去查看究竟。
咱们山寨里从来都是缺医少药的模样,往常无论是谁受了伤,也无论谁的生死,都要听天由命的。如今好容易有个林神医愿意出手救助,那也不过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罢了。
虽说很多时候,山寨中的兄弟都会被林神医治成缺胳膊少腿的残废样子,很多人甚至此生都无法再拿刀动枪了。可就算这样子,也比直接丢了性命,胡乱埋进后山的乱葬岗里强吧?
“下一个!”草庐的柴门终于被推开,两个喽啰胆颤心惊地抬出一付担架。
担架上的病人奄奄一息,甚至都看不到胸脯起伏了?浑身也早已包裹得如同木桩一般。真的很像一截木头呢!因为肉眼可见的患者下半身,并无分叉出另一条腿来。
又一个兄弟被治残了!守在外面的众人纷纷咂咂嘴巴,十分惋惜道。
这都没法子呢,“医家医病不医命”的!
若非咱们林神医的手段,换了山下庸医过来治疗,只怕这人早该被丢去后山里等死拉。虽然他当时只被草蛇咬了一口,何至于就要残废终身啊?
但又如何不至于呢?病人早前被抬进草庐时,已经浑身肿胀,奄奄一息了,甚至连话都不能说上半句。现在还可以活着抬出来,甚至刚才还有那么大的力气嘶吼,那就是被林神医妙手回春喽?
这就算白捡回的半条命呢,学着感恩吧!
所以?就在长生儿努力放出消息,又要惦记父亲林师海生死未卜,甚至咬牙切齿(假如长生儿真能长出牙齿)时。他的父亲林师海,已经在沂水的寨山上混出一个“神医”名头。
林师海自然不是那种唯唯诺诺只会死读书的酸儒,他更不会象妻子何氏担心的那样,一下子想不开就要投河、上吊地乱折腾。
难道何家灭门之祸,妻儿惨死之仇,真要带去阴间作伴了?
说到底,父亲林师海在长生儿心目中的形象,主要还是源自母亲何氏那种神经质的絮絮叨叨。
然而何氏哪怕算上虚数,今年也才十九岁罢了。此前正在如花似锦的少女年代里,憧憬着美丽浮华的人生,她又何曾识得世间的险恶?
在何氏的过往人生里,一直都在遵从“三从四德”的妇道典范。小时从父,长大后从夫。如今夫君不在了,她便要继续从儿子。
这十九年来,她又何曾历练过一件算计人心的事情?
所以在何氏眼里,姑爷林师海自然是一个温文如玉、讲究诗书礼仪的儒者。她就不可能发现林师海“儒雅”人格里的黑暗另一面:狠辣、果决、狡诈、腹黑,视人命如草芥。
真要遇到事情就想不开,早在他们林家在海岛上被官兵诛杀时,林师海就该投水运河赴死了。怎么可能会流落到夏口镇上,然后还要做了她何家的赘婿?
林师海原本是从福州跑去京师赶考的书生,身上还有个举子身份。要说他这人呢,的确是万中无一的天资聪颖!不但自小就读书破万卷,甚至他还能“精通”西学?
就是能在福州街头遇见洋人纠纷时,他可以向前叽里呱啦地与洋人磕绊几句的意思。一般来说,那些洋人在遇到勉强可以交流的人类时,窝在心口的燥热多少都会平息不少,纠纷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所以林师海在福州城里,曾经真的是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牵挂了不知多少的春闺芳心呢。
更何况朝廷立国的根基,一直都在行以文御武之策。遇上林师海这样“允文允武”的全才弟子,就连授业的恩师都要宠溺他。
甚至按照恩师说法,他这番去京师科举,得进士及第如探囊取物尔。
谁承想他们老林家的人,就会在行事上那样地不着调!好端端的清白人家,非要抢着去做海盗?甚至还要拒捕朝廷,在孤零零的海岛上与官兵放对子?
既然有人拒捕,官兵自然不会善罢干休。只凭林家在岛上积聚的财货,就足够激励他们的平生悍勇。就算这时代的旗人子弟早已烂透了,那也绝非一个小小的海岛就能抗拒。
林师海十分不解家中父兄们的短视眼光,若耐心等自己得了功名,甚样的海上营生做不得?林师海当然不知道,若非是他“精通”了西学,他的家人又如何能与洋人搭上半点干系?
可是朝廷却在行禁海之策!
整个帝国海疆绵延万里之遥,就只划出营口、夏口、浏庄三镇开海。别看朝廷是允了西夷洋人在五口通商,但那也只是允许洋人从海上登岸。
咱们岸上的朝廷子民们,依旧是片帆不得入海!
林家既然搭上洋人门路,又如何还甘心继续守在海岸上坐看潮起潮涌?他们却不知道,这样贸然地下海,不但有违朝廷禁令,同样也是捅了洋人的马蜂窝,抢人饭碗呢!
总之,林家因此大逆之罪族灭,正在淮安府风花雪月的林师海偶然从朝廷邸报上看到消息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再到京师自投罗网去?
索性就此毁了自家的身世文书,从淮安府一路流落到夏口镇上。初时混在康家药店里做个碾药的学徒,帮着康老炮制药材。因为被发现识字,后来又跟在康老的身后帮着抓药。
等到何书光招婿时候,一直游走夏口镇大户人家的康老爷子,就想到新入门的弟子林师海。
“要说这小伙子,那可是断文识字,了不得的人才!
自然,他的家世、来历的确诡异了些。只不过如今世道,各种倒霉催的事情多了去呢。夏口镇上南来北往的人也不要太多,这都见怪不怪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