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秉持“稳”字诀,却未料“稳”也可能成为阻碍变革的桎梏,让国家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面对朱厚照皇帝突如其来的革新之举,如绕过内阁,携手韩文与杨一清在宣府大获全胜,刘健等人深感震惊与不解,视之为离经叛道。
他们担忧,一旦皇帝尝到独立决策的甜头,将更加频繁地绕过内阁,独自处理政务,这无疑是对既有权力格局的挑战。
因此,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重臣不约而同地萌生了限制皇权的念头。
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因朱厚照重用而重返权力中心的萧敬,以及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八位亲密太监,比如刘瑾等。
意图通过削弱这些力量,来限制皇帝的自主行动空间。
此举不仅是为了打破皇帝身边可能形成的新的权力小团体,更是对内宫太监的一次严厉警告,告诫他们不得误导皇帝,否则必将受到严惩。
同时,这也是对朱厚照本人的一种暗示——内阁有能力制衡皇权,即便是对皇帝身边的人,亦不手软。
更深层次上,刘健等人的这一行动,实则是借“打狗给主人看”的古老智慧。
向朱厚照展示他们的决心与能力,提醒朱厚照勿要轻视内阁的力量,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与对抗。
通过扳倒萧敬,陈宽、李荣、王岳三人得以重新成为朱厚照处理政务时的桥梁,为内阁赢得了更广阔的运作空间。
当朝中三位权威人物公开确认杨一清审讯所得供状可作为确凿证据时,满朝文武的目光纷纷投去,透露出复杂而微妙的情绪。
此时,距朱厚照登基不过短短五月,年关将至,更将迎来正德新纪元,举国瞩目。
杨一清在宣府的显著作为,让众人再次审视内阁三位阁老,眼中满是不解与疑虑。
毕竟,他们曾以为内阁已牢牢掌控大局,即便皇帝在经筵与日讲中,亦需受制于人。
尽管皇帝偶尔拖延经筵的举行,但至今已参与了数次。
在这些场合中,他表现得极为顺从,对内阁首辅的教诲全盘接受,无论是从《尚书》到《春秋》,再到《史记》中关于独断专权的警示。
乃至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故,都被一一提及,旨在规劝朱厚照效仿先贤,广开言路。
然而,在朱厚照心中,这些历史教训却激不起半点涟漪。
他暗自冷笑:那些所谓的明君,如宋朝的某些皇帝,虽得士大夫拥戴,却也遭遇了诸如徽钦二帝被俘的耻辱,国土沦丧大半。
在他看来,或许在文官眼中,只要能被士大夫操控的皇帝,皆可冠以“明君”之名。
就连他那温和而顺从的便宜父亲弘治皇帝,也不例外。
朝臣们逐一传阅了杨一清审讯所得的供状后,无不惊骇失色,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虞台岭那场惨败背后,竟隐藏着晋商与边军将领同蒙古鞑虏相互勾结,犯下的滔天罪行。
他们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罔顾朝廷尊严,无视真相,仅为一己私利,在朝廷改元之际企图通过这场浩劫稳固自身地位。
究其根本,乃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朝野惯例让宣府、大同一带的将领与晋商心生惶恐。
他们誓要证明,无论皇帝如何更迭,他们的权势与地位都不可撼动。
为此,他们不惜牺牲无数将士与百姓的生命,以无辜之血铺就通往贪婪与私欲的道路。
文官集团,历来非铁板一块,各自为政,追逐权柄,难以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
面对宣府将领与晋商此番丧心病狂之举,他们却罕见地‘团结’起来,义愤填膺,誓要讨回公道。
鸿胪寺卿挺身而出,慷慨陈词:“陛下,此等蠹虫若不清除,何以慰藉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之灵?何以安抚无辜受害的百姓之心?何以维护我大明江山的稳固与尊严?老臣恳请陛下,严惩不贷,以免百姓寒心!”
紧接着,又有多位官员纷纷站出,痛陈利害。
“陛下,罪行确凿,血迹斑斑,若不严加惩处,恐将引发各地效仿,我朝纲纪何在?国法威严何在?陛下,请即刻下令,将此等贼臣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一位御史义愤填膺地站出来,声音颤抖却坚定:“陛下,此等奸佞之徒,不仅背叛了朝廷的信任,更背叛了天下苍生的期望!他们勾结外敌,残害同袍,视百姓如草芥,其行为之恶劣,天理难容!若不将其绳之以法,何以彰显我大明律法之威严,何以告慰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在天之灵!”
吏部侍郎也站了出来,他痛心疾首道:“陛下,这些罪员贪赃枉法,置朝廷安危于不顾。为谋己私,置朝廷法度于不顾、置将士生死于度外。如此行径,与禽兽何异?臣恳请陛下,务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又有一位翰林学士,他引经据典,言辞犀利:“陛下,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罪员,正是那见利忘义的小人!他们为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朝廷,残害忠良。其行为之卑劣,令人发指!陛下若不严惩,恐将寒了天下忠臣良将之心,更将助长这股歪风邪气,使我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随着情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朝臣纷纷站出,坚决主张对这批经审讯确认的罪员施以重罚。
对于内阁提出的欲与大理寺联手重审此案的提议,诸多官员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视,仿佛这一建议从未存在过。
此等转变,实则源于一个微妙而关键的信号——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太常寺卿费宏这三位朝中重臣,不约而同地站出来力挺杨一清。
朝堂之上,精明如斯的官员们岂能看不透这背后的局势?
皇帝小小年纪,便已悄然积聚起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其势力足以与内阁、司礼监分庭抗礼,未来更不可限量。
权衡利弊之下,许多官员明智地选择了站在皇帝一边,认为这才是顺应时势、保全自身的明智之举。
于是,先前那些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的臣子们,在见到户部尚书等重量级人物的表态后,立刻调转风向,变得义愤填膺,仿佛之前的沉默只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风向。
这种墙头草般的灵活姿态,令人不禁唏嘘。
内阁首辅刘健目睹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本章已完 m.3qdu.com